第1部分 (第3/4頁)
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成,在玄武門他把自己的哥哥李建成給幹掉了,為的是什麼呢?就是太子的地位。不是太子,就做不了皇帝,除非這個世界上沒有太子,所以,他就幹掉了太子。如果李世民做不了皇帝,那麼,他就是失敗的,也沒有後來的“貞觀之治”。
小宋同志鑽出孃胎就是太子,所有的東西都有優先權,因為一切都是為了培養新的國君;許多美女都跑到他那裡去,因為她們都想當“夫人”;許多謀士都跑到他那裡去,因為他們都想要做大官;等等,這就是太子這個地位的優越性,什麼都是最先、最好、最多,而且離國君的位置最近。一旦登上國君寶座,擁有無上的權力,那麼,就可以揚帆起航,向著夢想前進。
但是,一切來得太容易了,還是那句老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東西來的太容易了未必是好事。
這獨一無二的地位給將來的宋襄公帶來了優勢,也帶來了缺陷。正是因為他獨一無二的地位導致了他後期的好高騖遠,沒有做到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就好象一個富家子弟不知道農民伯伯種田的辛苦,不知道糧食的來不易,以為自己很有本事,一開始就掙到很多的錢,但其實是仗著自己的家世,最後,這樣的人根本做不出一番偉大的事業,甚至會負債累累。宋襄公就是這樣,缺乏磨難去磨練自己,不知道深思熟慮,結果,帶來的是最後的慘敗。
如果大家仔細閱讀一下歷史,很多偉大的帝王都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經歷很多磨難,比如唐太宗,身經百戰,從宮廷的爭鬥中得到政權,還有劉邦、朱元璋等等,包括上任霸主齊桓公和下任霸主晉文公。齊桓公年少就流亡到其他諸侯國,與哥哥爭奪政權,險些被殺掉。晉文公重耳,流亡他國許多年,遭遇冷漠、飢餓,甚至吃過人肉。而宋襄公呢?
很順當地得到了政權,因而很容易輕視他得到的成果。俗理說:“男孩要窮養”,說的就是要去磨練男孩的意志,讓他知道奮鬥的艱苦,勝利來之不易,懂得珍惜等等。
不過,茲父雖然沒有體會到珍惜的滋味,但是,他有難能可貴的一點。一個出生在王侯世家的子弟沒有花天酒地,而能兢兢業業地守住家業,已經是很不錯了。但是,我們的小宋同志不僅不是一個紈絝子弟,而且還胸懷大志,有進取之心。
其實,如果是一個紈絝子弟最後失敗了,或者慘死了,我們根本不需要去討論他,歷史上有的是這樣的敗類和無道的昏君,用不著那麼多費口舌去說。
不要怪我羅嗦那麼大的篇幅,宋襄公這個人是不容易瞭解的,如果不剖析這個主角,即使開篇直奔主要內容,讀者也很難明白他的失敗所在。
《孫子&;#8226;謀攻篇》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意思是說,在軍事紛爭中,既瞭解敵人,又瞭解自己,百戰都不會失敗;不瞭解敵人而只瞭解自己,勝敗的可能性各半;既不瞭解敵人,又不瞭解自己,那只有每戰必敗的份兒了。閱讀歷史也是這樣,瞭解歷史中的人物,瞭解自己,結合起來,獲取所需的知識。否則只瞭解自己或者只瞭解歷史人物,只是“一勝一負”。
宋襄公是怎麼鑿出來的
第一個瞭解的歷史知識
在宋襄公的意識裡,他學習的第一個真正的歷史知識就是宋國的歷史,作為宋國國君的子孫,首先要了解的必然是本國的知識,就好像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是第一個要了解的內容。而茲父當時作為宋國的繼承人,更要知道這個事業是怎麼來的,以及相關的許多瓜葛和關係。
宋國的歷史說起來倒很特別,宋國的開國國君或者說第一位諸侯是微子,也就是茲父的祖先。但與別的諸侯國不同的是,微子是已經滅亡的商朝倒數第二位國君帝乙的長子,商朝亡國國君的哥哥。
於是,宋國的歷史實際上就不是從周王朝開國開始,而是要加上整個商朝的歷史,那就很遠了。再看一個簡單的邏輯,茲父的祖先是微子,微子的祖先是商朝的開國國君是偉大的湯,那麼,偉大的湯也是茲父的祖先。這個是有根有據的血脈關係,真正直系的血緣關係,也就是說小宋同志是商湯的子孫,有點誇張吧。
但一切都是事實,茲父也覺得很特別,這裡面到底擁有著一段什麼樣的歷史呢?這段歷史為什麼那麼重要呢?後來甚至影響了宋襄公的一生。
宋國這個封地的形成是因為一場叛亂,周王朝建立的最初,周武王把原來商朝的官員和民眾集體安置在一塊區域,由商紂王的兒子武庚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