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用,還有儘可能的拉人過去,特別是技術人才,將來流球就是咱的老窩,根叔辛苦你了”。
其實王志偉並不想讓長根去流球,長根這幾年挺辛苦的,他也想讓長根安度晚年,可是手底下能用之人太少了。
“唉!老了,不能像你們年輕人出去看看世界,我就守家吧”。長根自嘲道,他知道自己年紀大了,不適合遠行,所以守家是最好的。
“第二,一到東瀛,牛大山,程大哥率部一萬立即趕往島根縣,找一個叫石見的山,就是把山翻過來,也要給我找出來”。見眾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他不禁露出一絲苦笑,暗忖兄弟們,那裡可是有後世大名鼎鼎的石見銀山啊!可是現在咱不能說太多,不能告訴他們老子現在所做一切就是奔著石見銀山去的”。
石見銀山位於本州島西南部,處於後世日本島根縣大田市,大森地區的中央位置,故又稱大森銀山。早期開採區為山頂周邊的銀礦石,在開發期間陸續發現黃銅礦,黃鐵礦,方鉛礦等礦脈,石見銀山是日本戰國時代後期,江戶時代前期日本最大的銀礦,產量曾高達當時全球的百分之三十。
根據《石見銀山舊記》一書記載,公元1309年周國大名大內弘幸往訪石見國時,在參拜北斗妙見大菩薩之際便有采銀的紀錄,在見石見銀上產量上升後,四周大名為爭奪銀山主導權爆發多起戰爭,直到1562年,才以毛利家的毛利元就勝利告終。業務必須知道路上班後來毛利元就之孫毛利輝元,在1584年臣服豐臣秀吉。成為毛利家與豐臣家各派家臣共同開發,是豐臣秀吉後來侵略朝鮮時的主要資金來源。
公元1600年毛利輝元在關原之戰失敗,被德川家康大幅減封,石見銀山被江戶幕府納為直轄領。派駐石見銀行奉行管理。第一任石見銀山奉行就是有名的大久保長安,他以對石見銀山的瞭解極深的安原傳兵衛為助手,急速開發石見銀山,提供幕府對外推動朱印船海外貿易的財源。在1602年時仍有高達4·5千貫的產值,但此後產量逐漸下降。
明治維新後,石見銀山曾交由民間團隊經營但效能不彰,最終於1943年完全封閉,現在成了島根縣的一個旅遊景點。
而王志偉之所以知道石見銀山,完全是後世網路的功勞,他是“度娘”上看到的。現在他比日本人早幾百年發現石見銀山,只要掌握了石見銀山,那他就在這也不為錢發愁了,這次不管犧牲多大,一定要拿下石見銀這座巨型銀礦。
“兄弟你找這座山幹嗎,這是座金山,還是銀山”。程處默疑惑道。
孃的猜得真準,王志偉暗暗嘆了一口氣,還好他知道程處默是原裝貨,不然一定對對暗號,看看他是什麼時穿來的。
“行了大家準備吧,記住一點這個山一定要拿下來,當然能輕鬆搞定最好,不行武力解決,犧牲再大也要拿下來,好了散會”。
看著王志偉,眾人十分不解,就一座山值不值得興師動眾。
第一三零泉州
史前泉州開拓甚早。在**流域的各縣,都有大批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考古發現: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閩越族“處溪谷之間,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經掌握了種植水稻、紡織、陶器製作等技術。先秦夏、商兩代,今泉州地理區劃屬揚州。西周時,為七閩地。出現關於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記載.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屬閩越地。居住在這裡的閩越人擅長造舟航海,“以舟為車,以楫為馬,”“水行而山處,”過著漁獵農耕的生活。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後,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閩中,或為王,或為君,並服於楚,泉地屬之。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閩中郡,泉地歸之,為閩越族酋長無諸所領。漢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無諸因助漢滅秦、楚之功,被封閩越王,領閩中故地,都東冶。泉地屬閩越國。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閩越國不斷舉兵侵百越,漢興師問罪,廢除閩越王封號,並先後封兩王(越繇王與東越王)以共領前閩越國地。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東越王因叛被殺,漢改封越繇王為東成侯,並命軍吏徙閩越民於江、淮間。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遷的閩越民逐漸繁衍,設立冶縣,隸屬會稽郡。泉地屬冶縣。後又改屬會稽南部都尉的侯官縣。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會稽南部都尉改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縣地置建安郡東安縣,縣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為本地設縣置治之始。轄今泉州市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石獅市、**市、南安市及惠安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