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經大腦。如此一來,豈不是說府上虧待了他不成?
孫茗是知道他年輕氣盛,想一出是一出。但她又覺得孫英這樣光把人看緊了,其實也未必是好事……年輕人,實該好好地去外面闖一闖。
扭頭瞧見黑了臉的秦氏,就寬慰道:“阿葵聰慧過人,但總放在眼皮子底下也不利於他日後發展。待我尋機與聖人說說,讓他自己去外面試試吧?”
三兄弟三種模樣,要是綜合一下就好了……
孫英就是在有些太端正了,讓他在李治身邊磨練,其實李治用的也順手,畢竟想孫英國這類人並無什麼花花腸子。只是,很難混上高位罷了……
孫葵倒是活絡了,但性子未定,又年輕,不夠持重就不說了,還常故意與你唱反調。真要把他往朝堂上塞,連孫茗都為孫英頭疼了。
如此,幾人事情敲定,又轉頭提起別的事來。
今日筵席,李治故意叫蕭淑妃協理,變相地打了王皇后一記耳光……
其實,以蕭淑妃的身份,及她背後的勢力,讓她出面於情於理也並沒有不合適的,只是如今氣氛稍稍有些微妙,更兼王皇后如今愈發不得李治的歡心,底下早有人猜測,聖人是否意屬蕭淑妃所出的四皇子李素節了?
李素節從出生起就備受李治的喜愛,小小年紀就已是聰慧過人,名氣比起李忠以外的幾個皇子要高出一截來,背後支援他的也多,不免讓王皇后頓起危機意識。
與李素節相比,孫茗的阿宜就實在太小了,如今尚且連話都不會說,就更看不出到底是聰明還是愚笨了。若是要爭儲君之位,顯然是無人給予支援的。
當然,對孫茗來說,如今阿宜是越低調越好……
總覺得李治忽然抬舉起蕭淑妃,有更深的用意。雖然他確實相對王皇后及李忠來說,許是覺得蕭淑妃及李素節更合他意,但他當初明顯表示,不願那麼早就立儲君……
☆、第119章 壹佰壹拾玖
晚上的筵席,其實與往常並無不同,新興和城陽照樣高高興興地來,然後盡興而歸。其他人自然也如是。
只是叫孫茗側目的是,王皇后竟與高陽公主如膠如漆起來?
關於高陽公主,孫茗是知道一些的,不論歷史如何,更多的卻是她從李治口中聽說而來的。
從前高陽公主極得太宗皇帝的寵愛,在李世民這麼多的兒子女兒當中,出了中宮長孫皇后所出的幾個子女外,其餘庶出子女他其實很少關注的,更遑論分那些許父愛了……但這之中,庶出的高陽公主卻是其中的佼佼者,能將她性子養得驕縱無比,又不可一世,足以見得李世民有多護著她了!
李世民一直以來都極為偏愛這個女兒,因他一直覺得高陽的性格最像他……這一點,竟也和李治偏寵阿寶有異曲同工之妙,原來竟是有遺傳的嘛……
只是叫李世民傷心的是,臨老了,還要面對他心愛的女兒的忤逆……
不錯,高陽的婚嫁是李世民一手促成的,但並不獨她,其餘公主,包括長孫皇后所出的閨女,包括他最疼愛的、卻紅顏早逝的長樂公主李麗質……從來沒有一個跳出來敢與他作對!偏偏,高陽就如此作為!
她的風流豔史傳遍長安,大街小巷幾乎弄得人盡皆知,令李世民倍感恥辱……即便當朝風氣再豪放,可如此醜聞也是無人會當面承認的,偏偏高陽落人話柄,又被人亮出了物證來。
李世民處死辯機,處理了高陽公主身邊的女官宮人十餘人,不過是為了堵眾人之口,雖也有警告之意,但說到底,他仍是念著護犢之情,為的,不過是維護高陽公主可憐的所剩無幾的名譽罷了。
最後,高陽公主卻實在叫他失望。從他不許高陽入宮的事就可看出,這個公主最後確實失了寵,又失了勢……
這點最後僅剩的父女之情,在李世民走到了人生的盡頭,高陽面上哭而不哀,就足以見她直至最後,仍然心中深恨父親。
緣何後世將她如此貶低,更多的確實她行忤逆之事……不論當時社會風氣再寬和,忤逆長輩卻不被世俗所容的。
李治之所以後來對高陽抱有成見,更多的是對她的放肆心懷芥蒂。
他一個儲君尚且惶恐謹慎,如今就是當了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地為所欲為,你一個庶出的公主,寵辱皆來自你身邊的最疼你的親人,如何為了自己一己之私,行下流之事?
不過諸多是非已經隨著太宗皇帝的駕崩及辯機和尚的腰斬而落幕,就在李治也以為高陽開始消停以後,曾為了懷柔政策,許與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