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翌日,下了朝,長孫無忌就在甘露殿自請,輔太子讀書。
李治聞言,向李世民悔道:“是兒未經深思,定會日日反省……”
這兩人一唱一和,說得李世民啞口無言。
“輔機不必如此,”李世民嘆道:“太子這樣,就很好了……”
李世民見太子已把話說得頭頭是道,心裡其實已經贊同長孫無忌當時力薦李治所言。他又慣懂人心,所以無需多言其他,順著長孫無忌的話下來,便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長孫無忌作為李世民的布衣之交,且又是姻親,在高祖起兵的時候,就隨行征戰,可以說,兩人的交情早就勝似友情,又比友情更深一步。
在貞觀十七年的時候,李世民將二十四位功臣畫像掛入太極宮中的凌煙閣內,長孫無忌就位列第一(李世民收買人心的手法是一等一的厲害)。
所以說,李世民對長孫無忌是相當信任,不然也不會讓他當太子太師,將李治交付給他。
雖然李治各方面並不像他,又太過仁和寬厚,但這些年下來,倒也不知不覺間承認,長孫無忌確實是對的……
當然李世民的心思,李治是猜不到的。
☆、第15章 壹拾伍
這日仍是用了晚膳,李治又帶著孫茗去書房散步。
這種情況多了,漸漸地,李治的光大殿也有了些女兒家的氣息來,像是案几上放了盆海棠,書櫃的角落邊放了插了數枝梅花的半人高的瓷瓶。兼之,知道孫茗怕冷,李治也在長條案几下鋪了條皮毯。
這回,孫茗直接熟門熟路地在一個架子上尋了本《唐律》,然後靠著案几邊放著的軟墊子。
李治拿了筆在宣紙上寫了幾個字,然後又是搖頭,看起來似乎不滿意,將紙切下往旁邊一丟,又開始寫。
孫茗拿著書,好半天也沒看進去,就索性湊過去瞄了兩眼。
“素玉、下玉……”寫的都是些什麼孫茗不解,問他。
李治擱了筆,拿起那張寫了下玉的,告訴她:“自然是為郡主起名字了。”
孫茗也恍然想到,蕭珍兒的女兒也快滿月了。原來李治竟是在想名字……
“你覺得什麼名字好?”李治抬起頭,問她。
對李治起的名字無感,倒是想起歷史上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的名字叫李令月,感覺甚美。但是她懶得多管閒事,再說又非她所生,所以懶得發表意見,就搖頭不語。
李治見她低著頭,也不搭理他,只又當她吃醋,將宣紙擱在案上,摟著孫茗,令她側身靠向他。
“阿吟放心,日後你我的孩子,我會更用心待之。”
孫茗一笑,故意傲嬌道:“誰稀罕~”
“好,是我稀罕。”李治將她鬢髻上垂下來的步搖扶了扶,又嘆道:“阿吟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雖然這樣說,但並不生氣的樣子,反而顯出幾分無可奈何來。
是李治不知道,孫茗那是打蛇上棍,撒嬌起來,總是恰到好處,總叫人以為那是她天然質樸,無一絲矯揉造作(太子你實在是太天真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郡主的滿月宴。
按照李治的意思,只是想湊兩桌,小辦一下,畢竟也是他的長女,連滿月酒都不辦,就有些說不過去了,不過是沒有驚動李世民的。
然後也給了蕭氏一個恩典,讓她父母姐妹入宮探望。
其實以蕭氏受到的寵愛來說,每個月叫親人入宮都是常有的事,只不過李治特意交代的,就顯得更理直氣壯些,也更有面子罷了。
東宮裡邊除了太子妃和孫茗,連那三個生了皇孫的宮人也被特准入席,只是沒有座次,遠遠地被隔開了而已。
也是因為乘興,太子妃的母親柳氏也叫進了宮。蕭珍兒孃家來的是她母親和一個姐妹,看樣子云英未嫁,應該是妹妹了。
孫茗沒有叫自己孃家來。一來,她入宮時日尚短,原本叫孃家來人就很張揚了。二來,她又非原裝貨,很難與親人有感情,見了面,也不知道說些什麼,還不如不見。
太極宮那裡,以韋貴妃、燕德妃為首,陸續也有高位妃嬪打發人來道賀。這種小輩的宴會,她們是不會放下身段過來的,倒是李治那邊,有越王李貞(皇八子,母燕德妃)和紀王李慎過來給李治撐場面。李恪攜著李愔(皇六子,與李恪同是隋煬帝之女楊氏所生)也過來,但只是坐坐就走了。
在東宮的慶是,李世民到底還是知道的,也點了太常寺(唐代宮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