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通,顯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但是隻是在容易迷失的地方,做一個指路標記,應該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
溫綸寫了兩筆,又放下。
來福用額頭頂了頂溫綸的下巴。
書房門敲了敲,碧荷進來請示:“大少爺,工頭過來請示,問您有沒有時間去竹林那邊看看?”
溫綸正想不出什麼法子,正好出去透透氣轉換一下思路:“走,去看看。”
來福一件溫綸有動作,直接從溫綸腿上跳了下來,落地後抖了抖毛,目送溫綸出了院子。
工頭來找溫綸也不是別的事情:“竹林的房子算是趕工趕了出來,也不知道具體怎麼樣?”
竹林那裡,本來就分了三塊,一塊是開放給遊客玩耍的,一塊是試驗竹蓀種植的,一塊是養殖竹鼠的。因為小錢三個工作狂,所以臨時搭建了一個吊腳樓出來給他們住著。
可是這隻能天氣暖和的時候住住,山裡面的大冬天是鬧著玩的嗎?別說大冬天了,就是現在,晚上也挺涼了。小錢大人三個可都是正經書生,樣子雖然長得糙了點,身子可虛得很,熱天都能凍感冒。
溫綸的意思是,這段時間就搬回村子裡住,反正有馬,路上也耗費不了多少時間。
小錢大人的意思是,死也不離開工作室!
小錢大人態度很堅決,溫綸無奈讓工程隊在吊腳樓邊上重新起了個嚴嚴實實的屋子。屋子外面還是用的竹子,看上去除了比吊腳樓稍稍矮了一些,並沒有多大區別。
“中間抹了泥,填了縫隙,屋子裡面絕對不漏風。”工頭指著新房子給介紹。
門口踏步是三級。溫綸拾階而上,推門進去是木地板,牆面也全是木頭的。這屋子比吊腳樓要小得多,也沒有什麼三室一廳,直接就是正正方方的一間屋。
四方的大廳中間是一個火塘。
工頭指著火塘說道:“周圍鋪了青石,不會燒到地板。到時候架上支架,在屋子裡也可以熱個茶什麼的。常這麼燒燒火,屋子裡也能去潮。”竹林裡陰溼。現在看著還好,早前進來的時候,很多竹林濃密的地方,幾乎暗得不見天日。
貼著三面牆壁,放著三張高低床:“這是溫先生指點的。我們拿了幾種圖樣給三位大人看,三位大人都選了這種。”上面是床鋪,下面是衣櫃和書桌。桌子上還做了收納的格子,可以放文房四寶。
“晚上把布簾子一拉,就可以安心睡覺了。”工頭一樣樣示範著功能,眨巴著眼睛求誇獎。
溫綸被一個糙漢子這麼看著,背後寒毛一立,扭頭指著一角:“這裡放一張餐桌。那邊上立個櫃子。”這裡說是宿舍,不如說是個工作室。溫綸也是學農的,自然知道盡管他們整天都在地裡面轉悠,但還是缺少不了紙面作業,和許多檔案資料。床鋪那邊只適合放一些個人物品,工作還是需要另外一塊地方。
至於更多的,那就完全不必要了。這三個人如果讓他們住舒服了,就怕到了大冬天都窩在這裡。就算準備工作全部做足了,等開春的時候估計也會變成三個野人。碧荷的意見已經很大了,這三個人的衣服是最難洗的。要不是從山裡面僱了幾個做粗使活計的僕婦,碧荷每天的時間都得耗在洗衣服上面。
只是,這三個人的作用還真大。別看他們來的時間不長,可是真才實學的農業專家。山民們原先還礙著三人大人的名頭,相處間多有隔閡,但還是鼓起勇氣向三個人請教種地的知識。
有些山民心裡面還是不服氣的。他們中了一輩子的地,祖祖輩輩都在這山裡面種地,難道還比不上一個讀書人?
可三位大人全都沒什麼架子,外表看著也和農民沒多大差別,只要有人來問,他們幾乎有問必答,還經常一有空就往農田裡跑。還真別說,這地看著都舒服了些,眼看著就要秋收了,照著今年的勢頭下去,可是豐收啊。
原先還以為收成少,是因為山裡地薄。現在看來是他們不會種地。
溫綸還沒走出門,就聽到人聲,沒過一會兒,小錢大人就被一群人圍著走了過來。
“小錢大人今天搬家吧?”
“是啊。工頭昨天通知了,說是今天能搬了。”新房子可漂亮,可暖和。照他說,要什麼床鋪布簾那麼麻煩,直接在火塘邊上鋪上睡袋不就成了。
“我們來幫你們!”
“不用不用,沒多少東西。”
等到小錢大人走到門前的時候,熱情的山民們看出,小錢大人真心不需要他們幫忙,才離開。溫綸也帶著人走了,沒跟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