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沈清夕沉默了,她只是憑直覺猜測慶親王府中的密道十分詭異,心中也有感覺應該會和皇宮有聯絡。只是當慎親王直接指出來這密道是通往後宮的,她心中還是十分震驚,這說明什麼,說明慎親王一直和後宮的某些人有聯絡,會是誰呢?
想起慎親王曾透過密道和皇后見面,如今慶親王也有可能透過密道秘密會見後宮的嬪妃。她的心中就湧起一股怪怪的感覺,她又想起皇上對大皇子態度的轉變。會不會是皇上也發現了什麼才有所警覺的,這一刻她心中是有些同情皇上的,畢竟如果知道自己後宮曾被別的男人出入自由過,他一定會覺得自己頭上的帽子開始發綠吧!
“義父可以和我講講皇上登基之前的事情嗎?”沈清夕看慎親王一直盯著地圖,若有所思的表情,遂開口問道。既然來了,還是問問比較好。
慎親王的目光從地圖上轉開,這次他沉默的時間更長了些。思緒彷彿回到了十幾年前的情景。。。。。。。。。。。
“本王母妃早逝,母妃在世的時候常常教導我,我知道母妃並不希望我坐到那個位置上,她說那個位置太冷太孤獨,母妃臨終前希望我能平安順遂的過一生,為了母妃的遺願,我並不去爭那個位置,其實我心裡也很清楚,父皇當年並不喜歡我,就是我去爭,也不見的會得到那個位置,又何苦呢?”
“由於我不爭,三弟和四弟就都拉攏我,想讓我站在他們那一方,我小心翼翼的維持著其中的平衡,儘量誰也不靠攏,直到那年,我遇上了皇后,我知道三弟也喜歡上他,並且想請父皇賜婚,我的心中有些恐慌,父皇本來就不太喜歡我,如果我和三弟都請求賜婚,父皇多半是要答應三弟的。”
“這個時候四弟找上了我,他希望我能幫他登上太子的位置,事成之後,他會想辦法幫我爭取到這門婚事,我一時衝動,便答應了四弟,我和四弟聯手做了幾件漂亮的事,得到父皇的賞識,父皇本就寵愛四弟的生母淑妃,當時父皇便動了念頭,想立四弟為太子。”
“這個時候朝裡傳滿了流言,說父皇想廢除皇后,立淑妃為後,再立四弟為太子,皇后氣憤之下,和德妃聯手,以及三弟的外家一起向父皇施壓,請父皇立三弟為太子。”
“父皇被氣的吐了血,身體越來越虛弱,他時常招四弟進宮,言語間暗示他已經為身後事做好了準備,一旦他殯天,就讓四弟登基為皇,那個時候,父皇最終同意了三弟的求婚而正心灰意冷,對這些事並不太上心,現在想來,四弟會知道宮裡的密道並不奇怪,定然是那段時間父皇將宮裡的密道還有手上的暗衛力量都提前交給了四弟。”
“四弟也暗中準備了一番,誰知父皇最後彌留的那段日子,皇后竟然先一步控制了宮裡的局勢,我和四弟趕進宮的時候,就只來得及聽皇后宣讀父皇的遺照:三皇子登基為皇,先皇不捨淑妃,讓淑妃殉葬。”
雖然慎親王講的簡潔無比,沈清夕還是非常震驚,她從顧思平的講述中就已經意識到皇上登基的事情不單純,現在看來,豈止是不單純,簡直是驚心動魄,血雨腥風,不過話又說回來,自古皇位的更替,又有多少是平安順遂更替的?
“慶親王當時沒有反抗嗎?”沈清夕有些詫異,照慎親王的說法,慶親王當時也不是一點準備都沒有的,怎麼可能束手就擒,甘心認命?
慎親王搖頭苦笑:“論心機,我和四弟都趕不上三弟和當時的德妃娘娘,現在的太后,他們早一步策反了四弟手上的兵力,四弟手上無兵,自然無法反抗,只能接受慶親王的封號和府邸,我倒是無所謂,只是想著因為皇后的事情,還有曾經幫助四弟的事情,會引起皇上的猜忌,所以這些年來大多數時候都在外面遊歷,很少回京。”
沈清夕這才明白慎親王為何多半時間都在京都以外的地方遊歷而不回京,原來並不只是皇后的原因,那麼他一直不要子嗣的原因是否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呢?沈清夕壓下心中的疑問和嘆息,繼續聽慎親王往下說。
“我一直納悶,三弟和四弟的鬥爭都是搬到檯面上的,皇上登基後為何會留四弟性命,還賜封了他,現在看來估計是忌憚四弟手上的暗衛,儘管皇上登基一來,一直在努力培養自己的暗衛,但終究比不上歷朝皇帝經營下來的暗衛力量,而四弟這些年一直醉心於風花雪月的樣子,現在看來只怕是裝樣子給皇上看罷了。”
慶親王手上沒有兵權,只靠暗衛自然無法成事,只能一直隱忍,尋找復仇的時機,只是這個時機在哪裡呢?沈清夕想起上次害四皇子的死士,心中一動,這些死士會不會就是暗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