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才以不確定的語氣說道:“似乎是哀帝,若不是他昏庸無道,死後也不會被王莽篡位。”
楚質輕笑了下,也沒有表示,繼續問道:“那唐代呢?”
“自然是僖宗。治國無方。被亂賊黃巢攻破長安。藩鎮之亂也是由此始。”高士林毫不猶豫回答。五代長年戰亂。天下動盪不安。宋朝地皇帝也不是笨蛋。自然要總結經驗教訓。把罪過推到唐僖宗身上。身為權貴子弟地高士林。自然是深受此教育。其實這也是一種進步地表現。畢竟在之前地朝代。亡國地罪過不是奸臣誤國。就是紅顏禍水。迷惑君王。全賴在別人身上。沒有皇帝什麼事情。
楚質輕輕點頭。不過卻故意露出一絲不以為然。
“看景純地模樣。似乎另有見解?”趙宗實問道。心中也燃起一分興趣。
“見解不敢說。確實有一些不成熟地想法。”楚質謙遜說道:“若是王子不嫌棄我年紀尚輕。見識不足。且容我妄加評論。”
“景純有何見解。儘管直言。我等洗耳恭聽。”高士林笑道。
“當年漢武帝在位時。秣馬厲兵。承先帝之遺志。舉全國之力。蕩平西域匈奴。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之豪言壯志。現在聽來。也讓人熱血***。”似乎輕描淡寫說了段不相干地事情。楚質感嘆起來。待屋內幾人露出嚮往神情時。這才幽幽說道:“可惜漢代之衰落也是源於此。”
“衰落之始?”屋中幾人驚訝之極,要知道歷朝歷代對漢武帝的評價非常高,在漢武帝的統治期間,大漢才算得上是一個帝國,倍受士大夫們的推崇,也是歷代皇帝效仿的物件,連中原之外的異族也聽說過漢武帝的名聲,視之為英雄,用雄才大略來形容漢武帝一點也不為過。
這個時期正是漢朝國力昌盛,鼎盛地時候,怎麼可以說是衰落之始呢?聽到這話,連一向崇敬楚質的楚珏,心裡也泛起了嘀咕。
莫非是在譁眾取寵?瞥了楚質一眼,趙宗實心裡懷,高士林更是忍不住開口說道:“景純,何出此言?”明顯有質的意思。
“難道不是,武帝之前,文景之治,錢糧滿倉,堆積如山,可是為滅匈奴,滿倉錢糧一朝耗盡。”楚質輕聲說道:“雖然宣揚了國威,卻留給後世子孫一個空虛的國庫,如何不算是衰落之源。”
宋朝是一個不諱言財的時代,朝廷設定的三司衙門就是管理天下財
其長官三司使號稱計相,民間的風氣在重文之餘,常掛在嘴邊,顯然在世人心中,才學與利益難分彼此,當時,士大夫為顯清高,自然不會特意提及。
“景純,這話雖有幾分道理,不過卻是太過牽強了。”高士林搖頭說道。
“卻不知王子認為牽強與否?”楚質也不介意,含笑詢問道,心裡暗暗尋思,秦始皇做過的事情,武漢帝也一件沒有遺漏,而且猶過之,最不可原諒的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禁錮世人思想,若不是眼光獨到,為子孫選擇對了輔臣,恐怕漢朝也與秦一樣地下場。
雖然說開國之初,為了籠絡天下士大夫之心,宋太祖趙匡胤定下規矩,只要文人言論不涉及叛國謀反,皆不獲罪,哪怕再怎麼逆耳之言,皇帝也要忍著心中的不快,認真聽下去,不過這樣地言論楚質實在是不好明說,免得有人找自己的麻煩,怎麼說自己也是苗正根紅儒家門徒,享受著這身份帶來的好處,反對儒家思想,豈不是反對自己。
趙宗實目光迷離,似乎聯想到什麼,沉吟了片刻,才緩緩贊同說道:“景純言之有理。”
“姐夫……”高士林失聲輕呼。
“才卿不必多言。”趙宗實揮手說道:“且聽景純繼續往下說。”
“如果說才卿不認同武帝是漢衰之源,那唐玄宗之時,唐朝已呈亂象之語,才卿應該沒有意見吧?”楚質輕笑道:“安史之亂後,唐朝皇帝的權力削減,各地實權藩鎮不奉號令,朝廷不過是空有一個名義罷了。”
“此言我贊成。”考慮片刻,高士林點頭說道,隨之迷惑不解起來:“景純,你到底想說什麼,不妨明言,何必拐彎抹角。”
“老子曰:福禍相倚,盛衰也是此理。”楚質認真說道:“以史為鑑,並不是一句空言,前車之鑑,後事之師,若是連朝代之盛衰都不清楚,如何鑑之。”
這也是一句廢話,具體想說什麼根本沒有直接表明,但是趙宗實似乎聽明白了,露出深思之色,這分明是在點明大宋正是強盛之時,不過也要謹防衰落。
“才卿,景純此言十分有理,日後要多向人家請教。”趙宗實笑道,突然感到額頭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