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源中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551章 告大明同胞書
“告大明同胞書:
南直隸霍丘張鹿安者,現添為盧龍援兵營參將。鹿安有言,如鯁在喉,不得不語也。
昔日家祖、家伯、家父均為報國之戰士,諄諄教導,愛國護民,鹿安時刻不敢忘也。家伯平寇殉國於登萊,家父抗清犧牲於鉅鹿。每以思之,咬牙切齒也。建奴、孔耿之流與鹿安,即有家仇,又是國恨,今彼在大明腹地肆虐,鹿安身為軍人,本有一戰之力,卻無能為也,此鹿安所以茫然者也。
憶昔投筆從戎,以弱冠之年,航行於東江滄海之間,奔波於江河萬里之遙。每當臨戰,必身先士卒,捨生忘死於陣前,飲食享樂於軍後。從戎以來,大小數十仗,身披十餘創,而無怨無悔,何也?
唯圖上報君恩,下護黎民者也。
近日醜奴橫行,京畿、山東之地遍遭屠掠,鹿安聞之,如身臨其境,深感痛苦,每晚枕戈待旦,夜不能寐,常常三更,披衣而起,聞雞起舞。寄希望於臨戰鼓響。然次日早起,又是尾行敵後,相距數十里不曾接戰,繼而前行一日,敵早已逃脫多時矣。
一路見聞,北直、山東幾乎千里無雞鳴,道路兩側卻有白骨數百里,可悲也;
近畿兩千裡田地,罕有良田,俱為乾涸之荒地。何也?
人民盡矣!
此非鹿安所以樂見也。
鹿安近日特發告示,廣而告之,好叫人曉,即日起脫離範督師麾下作戰序列,獨立向前,誓與建奴血戰到底。
鹿安深知,此行不妥,上枉顧國法,下有負私恩。倘事有不逮,必死無葬身之地也。
然鹿安甘之如飴,國法到達之前,鹿安必已戰死於抗清戰場矣。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雖千萬人吾往矣!
大明崇禎十五年臘月十五日宣。”
這篇《告大明同胞書》被王徵親自潤色過,其實還有更有文采的版本,但是張鹿安拍板,就是採用這個簡潔易懂的版本。
並且派人聯絡許由,讓許由透過見微社,將此文傳播於大明各地。同時讓浮山那邊,組建《長江旬報》社,刊登此文,宣示天下。
從此以後,“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宣言傳播到大江南北,成為文人墨客肅然起敬的名言。
做好這件事以後,張鹿安即給範志完留了一封致歉信,然後帶領全營拔營向南,並派遣馬國勇帶人向南探查清軍的進軍方向,讓探查司鄒宏亮帶隊向西偵查。
範志完再第二日看到張鹿安留下的“致歉信”後,頓時大驚,連忙派人追尋走掉的盧龍援兵營,但是很快所派的人回報他,張鹿安堅決不同意回來,已經往大名方向而去。
範志完的幕僚們,開始將遠近府、州、縣收繳到的《告大明同胞書》的情況,報告給範志完知曉,
範志完從一開始的大驚,到後來的大怒,再到平靜下來後的思考,突然癱坐在座椅上,口中喃喃自語道:
“完了,一切都完了。”
範志完這才意識到,他成為了一個反面教材。
作為正面教材的張鹿安,則是率領所部人馬,在行進到河間府景州時,接到馬國勇的回報,稱兩路清軍主力已經合二為一,進入到兗州,聽傳言說魯王朱以派被俘後自殺,朱以派的長子以及他的兩個弟弟朱以江和朱以衍、樂陵郡王朱宏治、陽信郡王朱宏福、東原郡王朱衣遠等三千多名宗室成員及附屬人員被殺,除了年輕女人被分給清軍將士外,其他從老人到幼兒,全部被阿巴泰下令斬殺。
“朱以海還是逃走了?現在哪個地方?”張鹿安問道。
“不清楚。”馬國勇報告道。
張鹿安也沒有難為他,畢竟既然能夠逃走,肯定是非常私密的,只是叫來見微社駐軍代表孫有田。
“有田,立刻給你們社長髮信,要求他派人全力探查朱以海的下落,如果能夠找到他,一定要想方設法先給保護起來。”
孫有田遲疑了一下,還是點點頭,表示知道了,便下去安排執行去了。
不大一會,負責向西面探查的鄒宏亮返回,報告有一支清軍後隊,人數不多,正在廣平府一帶肆虐。
張鹿安的部下里有很多人都是廣平府的,廣平府來的姚來賓還在遼西作戰時陣亡,所以於情於理,張鹿安都必須去趕走或者殲滅這股壞到極點的建奴。
“敵人是什麼旗色?大概有多少人?”
“回將軍,敵軍為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