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方才是最安全的,我聽到的不是石頭落地的聲音,而是落水聲,對,肯定是水聲。”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迅速的拿起揹包飛一般的向劉惺祤奔去。
………【第三十二章 烏林古墓之骨洞】………
眾人聚集在劉惺祤的身旁,一起合力想將擋在丹井上方的丹爐移開,結果反而是徒勞無功。那丹爐猶如生長在地上一般,無論眾人如何用力,仍然是穩如泰山般一動未動。所有人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剛才劉惺祤一腳猛踢上去沒有產生任何效果還差點弄傷自己,原來這丹爐有如此蹊蹺。
聞天浩果斷的做出了一個停止的手勢,低頭略微思量了一會才開口說道:“拿繩子。”
話音方落,眾人便齊刷刷的分別從自己的揹包裡拿出了一卷特製的繩索來。這繩索看上去並不粗壯,但堅韌異常,它是由劉惺祤提供的登山繩仿製而來,但其做工與用料卻更加jīng細,幾乎是百裡挑一。劉惺祤曾經做過實驗,普通的兵器根本難以傷其分毫,就是用破雲這種稀有的寶劍也很難在數斬之下將其砍斷。而這次探尋古墓的行動對於聞天浩來說可是非同小可之事,於是他有了這樣的安排,除了非常稀有的器具以外,其他每個人的揹包中都裝有一套同樣的必備物品。這樣當然是為了以防萬一並做了最壞的打算,就算隊伍中其他人都意外身亡而只留下一人,此人也絕不會因為缺少必備物品而斷絕了逃出去的希望。結果自然是無論使用什麼裝備,只要不是特殊之物,便是大家一起拿出,這樣對於單獨一個人的物品消耗來說便是非常小的。
不用多說,丹爐既然牢固異常,自然也是固定繩索的最佳之物,眾人大概估量了一下丹井的深度,便將幾節繩索頭尾相接並放入丹井之中。
探路之人自然還是一號。只見繩索剛一放穩,一號便猶如飛燕一般輕盈的縱身躍入丹井之中。與劉惺祤意料的不同,其他人並未擁上井口觀瞧,而是在聞天浩的指揮下各自退開數步轉身背對丹井做jǐng戒之勢。劉惺祤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也轉過身來,右手緊緊握住了破雲劍。
不到一盞茶的功夫,一顆類似於穿天猴的小爆竹便從丹井深處飛出直奔雲霄並在空中散裂開來化作點點的火花瞬間消失不見。唯一不同的是它沒有穿天猴那般尖鳴的叫聲而已,這種傳遞資訊的方式顯然更加隱秘,讓劉惺祤不得不佩服聞天浩舉一反三的發明能力。
聞天浩只向劉惺祤做了一個“我先”的手勢便飛快的跳入了丹井,劉惺祤也毫不猶豫的跟了上去。當然其他人中只有二到六號有下井的資格,剩下的人會一直守在井口,一方面作為後備力量支援,另一方面也負責後方的jǐng戒。
丹井並不是很寬,最多也就能允許兩個人共同上下。四周一片漆黑,只有井口處傳來淡淡的rì光。大概向下滑行了有五六丈遠的距離,丹井開始緩緩的變大,再在向下滑行一段距離,井壁竟然已經脹大到足有七八個人粗細,而且井底之處還不時的傳來隱隱的白光。沒過多久,一個入水的聲音傳來,聞天浩已經到達井底了,接著是劉惺祤。
方一站穩身形,劉惺祤忙走離原位,以防干擾後面之人下落。他舉目四望,只見第一個下來的一號,jǐng覺的站在一邊,手中託著一顆類似夜明珠的東西正發出白sè的光芒。讓劉惺祤感到好奇的是,這東西形狀並非是圓球,仔細看來倒像一塊普通的不規則的石頭。
“這個是?”劉惺祤望向聞天浩問道。
“哦?是為兄疏忽。當年餘兄曾跟我說起,其家鄉沒有此物,賢弟自然也是如此。此物名叫天光石,在這裡不是什麼稀奇的礦產。賢弟的揹包中也有,用黑布包裹的便是。”聞天浩一邊四處打量,一邊說道。
劉惺祤這才恍然,在烏林關當聞天浩將揹包扔給他時,他的確粗略的檢查過裡邊的東西,但出於對聞天浩穩重xìng格的信任,他並沒有將所有東西一一細看,現在回想起來,揹包中的的確確倒是有十幾個用黑sè絹布包裹的拳頭大小的東西,那一定就是此物了。
劉惺祤開啟揹包,拿出一顆,擺弄了幾下便將其舉過頭頂,他這才有機會仔細觀察四周的環境。
如今一行人身處在一個大約有三丈見方的小水潭中,水不深剛過膝蓋,而且還很清澈的樣子,俯下身來仔細觀瞧,能夠清晰的看見潭底,甚至還有幾隻不知名巴掌大的小魚在其中驚慌的來回遊走。抬頭上望,在二丈高的地方,圍著井壁四周有數十個拇指大的小洞形成一個圓環,清澈的水流從其中流出並順著井壁緩緩而下。但奇怪的是,這裡並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