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3/4頁)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居易寫了許多詩,其中有不少是反映現實的,像《秦中吟》和《新樂府》。在這些詩篇中,有的揭露了宦官仗勢欺壓百姓的罪惡,有的諷刺官僚們窮奢極侈的豪華生活,有的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遭遇。這些詩歌引起了宦官和官僚的強烈不滿,他們一批又一批地向白居易潑汙水,亂哄哄造謠汙衊。白居易終於被降職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去當司馬了。
後來白居易又幾次回到京城,做過幾任朝廷大官。但是當時的朝政十分混亂,像白居易這樣正直的人不可能有什麼作為。他只好把他全部精力傾注到詩歌創作中去。
………【第三十節 甘露之變】………
唐文宗時期,宦官的權力越來越大,連皇帝的命運都掌握在他們的手裡,唐文宗在宦官*縱之下過日子,感到很氣惱,他一心一意想除掉宦官。
唐文宗把自己想除掉宦官的心事告訴他的心腹李訓和鄭注。兩人跟文宗秘密商量,決定先聯合宦官仇士良,想法除掉了宦官王守澄,仇士良是王守澄的部下,除去王守澄後,接下來就要想辦法除掉仇士良了。李訓經過一番策劃,聯絡了禁衛軍將軍韓約,決定動手。
公元835年的一天,唐文宗上朝的時候,韓約上殿啟奏,說禁衛軍大廳後院的一棵石榴樹上,昨天夜裡降了甘露。於是,文宗移駕含元殿,命令宰相李訓先去察看。李訓裝模作樣到院子裡去兜了一轉回來說:“我去看了一下,恐怕不是真的甘露,請陛下派人複查。”文宗於是再命宦官神策軍左右護軍中尉仇士良、魚志弘等,連同宦官一齊去察看。
仇士良叫韓約陪著一起去。韓約走到門邊,神情緊張,臉色發白。仇士良發現這個情況,覺得奇怪,問韓約說:“韓將軍,您怎麼啦?”正說著,一陣風吹來,吹動了門邊掛的布幕。仇士良發現布幕裡埋伏了不少手拿明晃晃武器的兵士。
仇士良大吃一驚,連忙退出,奔回唐文宗那裡。把文宗搶在手裡,把他拉進軟轎,抬起就走。李訓趕上去,被一個宦官搶前一步,打倒在地。
李訓預謀失敗,東奔西逃,走投無路,在路上被殺。鄭注正從鳳翔帶兵進京,得到訊息,想退回鳳翔,也被監軍的宦官殺死。史稱“甘露之變”。
經過這次宦官的大*,朝官差不多被殺光了。從此宦官更加胡作非為,蔑視朝官,凌逼皇帝,文宗因此而死。
………【第三十一節 牛李黨爭】………
唐朝末年,宦官開始專權,這更加深了政治的**,而朝廷的官僚又與宦官相勾結,結成朋黨進行鬥爭。當時,唐朝廷的官僚,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結成兩黨。一黨以山東舊士族李德裕為首,他們以門蔭得官,重門第、經學和禮法,輕寒門、文辭和詩賦。反對從科舉中選拔人才,力主中央集權,人稱李黨。一黨以科舉出身的牛僧儒、李宗閔為代表,他們大多數是經過科場考試,取得進士及第而為朝官的。及第前他們奔走在權貴公卿門下,以求賞識推薦。是為牛黨。從唐穆宗到唐宣宗(821…*5年),兩派相互鬥爭,將近四十年之久,史稱“牛李黨爭”或“朋黨之爭”。
唐穆宗即位後,牛黨和李黨開始明爭暗鬥。到了唐文宗即位以後,李宗閔走了宦官的門路,當上了宰相。李宗閔向文宗推薦牛僧孺,也把他提為宰相。這兩人一掌權,就合力打擊李德裕,把李德裕調出京城,當西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節度使。
唐文宗由於受到宦官控制,也沒有一定的主見。一會兒用李德裕,一會兒用牛僧孺。一派掌了權,另一派就沒好日子過。兩派勢力就像走馬燈似地轉悠著,把朝政搞得十分混亂。唐文宗也鬧不清誰是誰非,想起這件事直嘆氣,說:“要平定河北容易,要除掉朝廷的朋黨可真難啊!”看見,當時朝廷的朋黨之爭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程度了。
到了唐武宗的時候了,李德裕因為宦官的協助當了宰相。於是,他竭力排斥牛僧孺、李宗閔,把他們都貶謫到南方去。公元846年,唐武宗病死,唐宣宗即位。唐宣宗把武宗時期的大臣一概排斥,即位第一天,就撤了李德裕的宰相職務。過了一年,又把李德裕貶謫到崖州(今廣東海南島),最後病死於此。鬧了四十年的朋黨之爭終於收場了。
………【第三十二節 黃巢起義】………
唐朝末期,藩鎮混戰、宦官專權和朝廷官員中的朋黨爭吵,使得朝政越來越混亂。皇室、官僚和地主對農民的剝削越來越重,加上連年不斷的天災,農民紛紛破產,到處逃亡。有的忍受不了苦難,只有走上反抗這條路了。
公元874年,鹽販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