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頁)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來,李泌看到政局混亂,不願呆在朝廷,索性跑到潁陽隱居起來了。
唐肅宗剛即位,臨時建立的朝廷,什麼都亂糟糟的,特別需要有人輔佐,這時候,他想起李泌,就派人把李泌接到靈武來。李泌想到朝廷正遭到困難,就離開潁陽到了靈武。李泌到靈武后,唐肅宗跟他就像年輕時候一樣,進進出出,都在一起,大小事情,全都跟他商量。李泌有什麼主意,唐肅宗沒有不聽從他的。
後來,唐軍在李泌的幫助下,收復了長安和洛陽,唐肅宗覺得心滿意足,用駿馬把李泌接到長安。唐肅宗的寵妃張良娣和宦官李輔國,嫌李泌權大,互相勾結,想把李泌除掉。太子李俶發現張良娣他們想害李泌,就告訴了李泌。李泌見唐軍收復兩京,決心離開朝廷。
一天,李泌去皇上那請辭,唐肅宗不願讓李泌離開,李泌一再請求,他懇切地說:“我和陛下結交太早;陛下太重用我,信任我。就是因為這些緣故,我不能不走。”唐肅宗只好同意。
李泌到了衡山(在今湖南省),在山上造個屋子,重新過他的隱居生活。
………【第二十五節 詩聖杜甫】………
杜甫原是河南鞏縣人,生長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從小就下苦功讀書,遊歷了許多名山大川,寫了不少優秀的詩歌。後來,他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那時候正是奸相李林甫掌權的時候,李林甫最忌恨讀書人,怕這些來自下層的讀書人當了官,議論起朝政來,對他不利,於是勾結考官,欺騙玄宗說這次應考的人考得很糟,沒有一個夠格的。因怕唐肅宗疑慮,他又說這件事正說明皇帝聖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經得到任用,民間再沒有遺留的賢才了。
那時候的讀書人都把科舉作為謀出路的途徑,杜甫受到這樣的挫折,懊喪的心情就不用說了。他在長安呆了十年,過著貧窮愁苦的生活,唐玄宗剛剛封他一個官職,安史之亂爆發了。
戰爭中,杜甫和老百姓一起顛沛流離,受盡了苦難,安史之亂結束的時候,在梓州過*生活的詩人杜甫,聽到這個訊息,欣喜若狂,淚流滿面。他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訊息,就離開家投奔肅宗,唐肅宗對杜甫長途跋涉投奔朝廷,表示讚賞,派他當了一個左拾遺的小官職。
生活在亂唐時候的杜甫親眼看到太多悽慘情景,心裡很不平靜,他寫了很多反映安史之亂中人民的苦難的詩歌,著名的是“三吏三別”(《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這些詩歌反映了唐王朝從興盛到衰落的過程,所以,人們把他的詩篇稱作“詩史”。杜甫和李白一樣,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詩人之一。在文學史上,把他們合稱“李杜”。
公元770年,偉大詩人杜甫貧病交加,死在湘江的一條小船上。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詩人,把他在成都住過的地方儲存起來,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
………【第二十六節 郭子儀單騎退回紇】………
安史之亂中,郭子儀手下有一名大將僕固懷恩立過戰功,戰後他不滿意唐王朝對他的待遇,發動叛變,派人跟回紇和吐蕃聯絡,於公元765年,帶引回紇、吐蕃幾十萬大軍進攻長安,聯合反對唐朝。
唐軍抵抗不住,朝廷上下都把希望寄託在郭子儀身上。那時候,郭子儀正在涇陽駐守,手下沒有多少兵力。他一面吩咐將士構築防禦工事,不許跟敵人交戰。一面派探子去偵察敵軍的情況。
根據偵察到的情況,郭子儀瞭解到,回紇和吐蕃兩支大軍雖說是聯軍,但是由於僕固懷恩在半道得急病了死,兩軍開始鬧起矛盾來,誰也不願聽誰的指揮。郭子儀決定採取分化敵人的辦法。決定先把回紇將領拉過來。
郭子儀帶著幾個隨從兵士,騎馬出了城,向回紇營的方向走去。兵士們一面走,一面叫喊:“郭令公來了!”“郭令公來了!”回紇首領藥葛羅和將領們目不轉睛望著來人,異口同聲地叫了起來:“啊,真是令公他老人家!”郭子儀帶著隨從兵士到了陣前,摘下頭盔,卸掉鐵甲,把槍扔在地上,拉緊馬韁,緩緩向回紇營靠近。回紇將領一起翻身下馬,圍住郭子儀下拜行禮。
郭子儀說:“吐蕃和唐朝是親戚關係,現在也來侵犯我們,掠奪我們百姓財物,實在太不應該!我們決心要回擊他們。如果你們能幫我們打退吐蕃,對你們也有好處。”
藥葛羅聽了郭子儀的話,連連點頭說:“我們一定替令公出力。”
藥葛羅的左右送上酒,郭子儀先端起一杯,把酒灑在地上,起誓說:“大唐天子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