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3/4頁)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海鄂陵湖或札陵湖)迎接。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在那裡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松贊干布雄才大略,統一*,促進了吐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加強了藏族與漢族的親密關係,為中國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文成公主知書達禮,不避艱險,遠嫁吐蕃,為促進唐蕃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親密、友好、合作的關係,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直到現在,在*的大昭寺和布達拉宮,還供奉著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第十四節 一代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自幼聰慧敏俐,極善表達,膽識超人。父親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讀書識字,使她通曉世理。
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則天以長相俊美,入選宮中,受封“才人”。入宮之後,則天行事幹練,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頗得太宗歡心,遂賜號“媚娘”。
貞觀二十三年(*9年),太宗死去,武則天與所有嬪妃,傳送長安感業寺削髮為尼。
然而唐高宗在他當太子的時候,就看中了武則天。即位兩年後,他把武則天從尼姑庵裡接出來,封她為昭儀(妃嬪的稱號)。後來,唐高宗皇后廢了,讓武則天當皇后。
武則天當了皇后以後,把那些反對她的老臣一個個降職、流放,連長孫無忌也被逼自殺。
不多久,那個本來已經十分無能的高宗害了一場病,成天頭昏眼花,有時候連眼睛都張不開。唐高宗看武則天能幹,又懂得文墨,索性把朝政大事全交給她管了。
武則天掌了權,漸漸不把高宗放在眼裡後來,高宗後悔,圖謀收回大權,並密令中書侍郎上官儀草詔廢后。豈知機事不密,“謀洩不果”,武則天手辣心狠,先下手為強,立將上官儀處死。高宗之舉,功虧一簣,反使武后更為警覺。
公元683年,高宗死了。武則天先後把兩個兒子立為皇帝——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都不中她的意。她把中宗廢了,把睿宗軟禁起來,自己以太后名義臨朝執政。
公元690年九月,武則天接受大家的請求,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
………【第十五節 請君入甕】………
女皇武則天,在平定徐敬業叛亂之後,為了*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
他們每人手下養了幾百個流氓,專門幹告密的事。周興、前前後後一共殺了幾千人,來俊臣毀了一千多家,他們的殘酷就出了名。只要他們認為誰有謀反嫌疑,就派人同時在幾個地方告密,捏造了許多證據。更奇怪的是,來俊臣還專門編了一本《告密羅織經》,傳授怎樣羅織罪狀的手段。
有一天,太后接到告密信,說周興跟已經處死的丘神勣同謀。太后一聽,大吃一驚,立刻下密旨給來俊臣,叫他負責審理這個案件。
說巧也巧。太監把太后的密旨送到來俊臣家,來俊臣正跟周興在一起,邊喝酒,邊議論案件。來俊臣看完武則天密旨,不動聲色,把密旨往袖子裡一放,仍舊回過頭來跟周興談話。
來俊臣說:“最近抓了一批犯人,大多不肯老實招供,您看該怎麼辦?”周興捻著鬍鬚,微微笑著說:“這還不容易!我最近就想出一個新辦法,拿一個大甕放在炭火上。誰不肯招認,就把他放在大甕裡烤。還怕他不招?”
來俊臣聽了,就叫公差去搬一隻大甕和一盆炭火到大廳裡來,把甕放在火盆上。盆裡炭火熊熊,烤得整個廳堂的人禁不住流汗。
周興正在奇怪,來俊臣站起來,拉長了臉說:“接太后密旨,有人告發周兄謀反。你如果不老實招供,只好請你進這個甕了。”
周興一聽,嚇得魂飛天外。來俊臣的手段,他是最清楚的。他連忙跪在地上,像搗蒜一樣磕響頭求饒,表示願意招認。來俊臣根據周興的口供,定了他死罪,上報太后。
這便是著名的,“請君入甕”的故事,形容自己佈置圈套,想害別人,最後才發現是害了自己,但已無法挽回,只好自投圈套。
………【第十六節 狄仁傑舉賢】………
雖然武則天無情*那些反對她掌權的人,但她又十分重視任用賢才。她聽說豫州刺史狄仁傑,辦事公平,執法嚴明,很受當地百姓的稱讚,就把他調到京城當宰相。
一天,武則天對他說:“你在豫州的時候,名聲很好,但是也有人在我面前揭你的短。你想知道是誰嗎?”狄仁傑說:“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