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頁)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死後,其*涅繼位,是為周幽王。周幽王統治時期,關中一帶發生大地震,加以連年旱災,社會動盪不安,國力衰竭。而周幽王荒淫無道,他不但不思挽救周朝於危亡,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盤剝百姓,這時,大臣褒珦冒死勸諫幽王,周幽王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關押起來。
褒國族人想盡辦法要把褒珦救出來。他們聽說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廣徵天下美女入宮,就藉此機會尋訪美女。終於找著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姑娘並將其買下,並給她起名為褒姒,獻於幽王。替褒珦贖罪。
幽王得褒姒以後,驚為天人,寵幸異常,馬上立她為妃,同時也把褒珦釋放了。然而,褒姒雖然生得豔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仍是終日不笑。
這時佞臣虢石父又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臺一試。烽火臺通訊,源於奴隸制國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對通訊的需要。本來,只有萬分危急的時候才點燃的烽火,然而,昏庸的周幽王卻在無事時帶著愛妃褒姒登上城樓,命令四下點起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沖天,各地諸侯一見警報,以為犬戎打過來了,果然帶領本部兵馬急速趕來救駕。卻見燈火輝煌,鼓樂喧天。周幽王派人告訴他們說,辛苦了大家,這兒沒什麼事,不過是大王和王妃放煙火取樂。各諾侯氣憤地收兵回營。褒姒見狀,果然淡然一笑。
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來犯,於公元前771年進攻鎬京。周幽王聽到犬戎進攻的訊息,驚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臺點燃烽火。可是諸侯們因上次受了愚弄,雖然看著狼煙沖天,卻無一人理會。原來各諸侯以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結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殺死了,從此西周滅亡了。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被迫遷都洛邑(現河南省洛陽)歷史上叫東周。
………【第八節 管仲相齊】………
東周在周平王東遷洛邑以後,日漸衰微。諸侯混戰不已。公元前686年,齊國發生內亂。國君齊襄公被殺。襄公有兩個兄弟,一個叫公子糾,一個叫公子小白,兩個人身邊都有個師傅,公子糾的師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師傅叫鮑叔牙。兩個公子聽到齊襄公被殺的訊息,都急著要回齊國爭奪君位。
公子小白和鮑叔牙抄小道搶先到了國都臨淄,小白當上了齊國國君,這就是齊桓公。齊桓公即位以後,鮑叔牙立即向齊桓公推薦管仲。
鮑叔牙說:“論本領,管仲比我強得多。主公如果要幹一番大事業,管仲可是個用得著的人。”
齊桓公豁達大度,聽了鮑叔牙的話,不計前嫌,立刻任命管仲為相,讓他管理國政。
管仲相齊以後、頭一件事就是抓齊國的生產。他幫著齊桓公整頓內政,開發富源,大開鐵礦,多制農具,提高耕種技術,又大規模拿海水煮鹽,鼓勵老百姓入海捕魚。離海比較遠的諸侯國不得不依靠齊國供應食鹽和海產。齊國開始越來越富強,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在齊國任宰相四十年,管仲把一個積貧積弱的齊國,治理得國富民強,成為春秋時期頭等大國。以至於公元前*5年,管仲逝世時,齊國朝野上下,無不悲痛欲絕,齊國的人們為了紀念紀念他對後世的功德。把他葬在齊國都城臨淄城南的牛山上,為他樹立了高大的石碑。
………【第九節 齊桓公稱霸】………
周平王以後,又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由於周朝皇帝的勢力越來越弱,各地的諸侯互相爭奪領土和利益,戰勝的大國諸侯,可以號令其他諸侯。這種人稱做霸主。
齊桓公在周王權失控、戰亂不止動盪的形勢下,任用管仲為相,管仲在桓公的大力支援下,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改革。
在政治方面,實行了“參其國而伍其鄙”的制度。就是按照軌,邑,鄉、縣、屬的組織把鄉村居民編制起來,設定官吏,加強控制。目的是使人民各安其居,各守其業,不任意遷徙*,以發展社會生產,鞏固統治。
在軍事方面,推行了“作內政而寄軍令”的措施。官吏們既是行政長官,又是軍事統領;既管行政,又管軍事。這樣就擴大了兵源,提高了戰鬥力。又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土。
在經濟方面,實行了增加國家賦稅收入的措施在廣大農村對土地進行普查,根據土地的肥瘠和數量,規定應交納貢賦的多少。同時,還提倡即山鑄錢、煮海為鹽,鼓勵發展鹽鐵業。此外,又設“輕重九府”之制,根據年歲的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