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頁)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以表達感激之情,史稱“信陵君竊符救趙”。
………【第二十九節 信陵君竊符救趙】………
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和楚國求救,楚國派兵救趙的同時,魏國也接受了趙國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將晉鄙率兵救趙國。
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說:“邯鄲早晚得被秦國打下來。誰敢去救,等我滅了趙國,就攻打誰。”魏王嚇壞了,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國派使者向魏國催促進兵。魏安釐王想要進兵,怕得罪秦國;不進兵吧,又怕得罪趙國,只好不進不退地停著。
趙王非常著急,叫平原君給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因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兩家是親戚。信陵君接到信,三番五次地央告魏安釐王命令晉鄙進兵。魏王說什麼也不答應。信陵君無奈之際,他的朋友侯嬴信陵君說:“咱們大王宮裡有個最寵愛的如姬,聽說兵符藏在大王的臥室裡,只有如姬能把它拿到手。”信陵君聽了,如夢初醒。他曾為如姬報過殺父之仇。
於是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裡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王齕帶兵敗退,還有二萬名秦兵被趙兵圍困住,投降了。趙軍大勝,邯鄲之圍被解。
信陵君解除了邯鄲之圍,同時也保全了趙國。趙孝成王和平原君親自到城外迎接他,以表達感激之情,史稱“信陵君竊符救趙”。
………【第三十節 李斯諫逐客】………
雖然邯鄲一戰,秦軍大敗,但是秦國的實力卻損傷不大。公元前256年,秦國又進攻韓、趙兩國,後來把東周王朝也滅掉了。
太子嬴政即位時,秦國的朝政大權掌握在相國呂不韋手裡。呂不韋因為幫助莊襄王取得王位,當上了相國。當相國以後,他也學孟嘗君的樣子,收留了大批門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國來的,李斯就是呂不韋的舍人之一。
秦王政二十二歲那年,宮裡發生一起叛亂,牽連到呂不韋。秦王政覺得留著呂不韋礙事又發現呂不韋勢力不小,就逼他自殺。呂不韋一倒臺,秦國一些貴族、大臣就議論起來,說列國的人跑到秦國來,都是為他們本國打算,有的說不定是來當間諜的。他們請秦王政把客卿統統攆出秦國。
秦王政聽了,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員,凡不是秦國人,都得離開秦國。李斯也被驅逐,離開咸陽的時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給秦王。說:“從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當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變法圖強;惠文王用了張儀,拆散了六國聯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業。現在到大王手裡,卻把外來的人才都攆走,這不是幫助敵國增加實力嗎?”秦王政覺得李斯說得有道理,放棄了逐客的打算,連忙打發人把李斯從半路上找回來,並重用他,李斯官至丞相。
………【第三十一節 荊軻刺秦王】………
秦於公元前230年滅韓,又於公元前222年滅趙,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當時,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燕王喜為了結好秦國,把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為人質。而秦國決心兼併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太子丹於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
太子丹想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替燕國報仇。但他既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
他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公元前228年,秦國大將王翦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一直向北進軍,逼近了燕國。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荊軻。希望他去刺秦。
太子丹準備了一把鋒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藥煮煉過。又派了個年才十三歲的勇士秦舞陽,做荊軻的副手。
荊軻到了咸陽。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舞陽捧著督亢的地圖,一步步走上秦國朝堂的臺階。秦王政叫荊軻拿地圖來。荊軻把一卷地圖慢慢開啟,到地圖全都開啟時,荊軻預先卷在地圖裡的一把匕首就露出來了。
秦王政大驚逃跑,荊軻緊追。伺候秦王政的醫生,急中生智,拿起手裡的藥袋對準荊軻扔了過去。趁荊軻分神,政往前一步,拔出寶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站立不住,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過去。匕首從政耳邊飛過去,打在銅柱子上。
秦王政見荊軻手裡已沒有武器,又上前向荊軻砍了幾劍。荊軻身上受了八處劍傷,知道已經失敗,苦笑著說:“我沒有早下手,本來是想先逼你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