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
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
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
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在香港臨近春節的時間裡,趙衛東沒有看見家家戶戶門前貼著春聯、“福”之類的過年裝飾;街道上沒有看到在內地城市所看到的寫著“歡度春節”的紅布條和紅燈籠。
已經是臨近除夕了,人們仍步伐平穩,面色平靜,一切似乎與平常沒什麼差別。一天開車,偶然看到一處年貨集市,雖然人稍多些,但人們不擠不爭,秩序井然。
他們手中舉著鮮花,或拿著其他物品,不曾見有艱難地提著大量年貨趕路的,但不難看出,還是有不少的人們是在為購買年貨而忙碌著。
趙衛東心想,不管香港的鄉俗如何,自己是中國人肯定要過中國的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而且是過一個年味濃郁的春節。
為此他交待管家於姐要求家裡春節氣氛要濃,年夜飯也要豐盛,過一個熱鬧的春節。
趙衛東也有看到一家大型商場在春節前夕,佈置了具有香港特色的春節裝飾,商場中間一棵許願樹,上面已經掛滿了人們許願符,周圍環繞著迎春屏上書“金蛇飛舞送吉祥,好運連連幸福長。”及兩扇珍珠簾門造型,簾門旁也掛著一幅對聯“平安如意伴健康,歡歌笑語辭舊歲。”橫批“春節快樂”,簾門內擺放著大大小小的彩色繡球;簾門之後,一條以金色為主色調的彩色巨蛇,作欲騰空躍起之勢,不難看出,整組造型蘊含著祝願人們新春吉祥如意,如金蛇騰飛精神勃發之意。
在這些裝飾中,除了繡球外,還巧妙地展示了一些小巧精美的刺繡品,它與整個裝飾融為一體,既是新春裝飾的一部分,又是巧奪天工的精品展示。
可見設計者在考慮到社會效益的同時,又沒有完全放棄經濟效益,令趙衛東不禁讚歎其設計的匠心。
趙衛東也看到多數的商場內只有規則地懸掛一些“新年快樂”之類字樣的小條幅,節日的氣氛很淡,春節期間每天照常營業。
也有不少的小店關著門,門內立著寫有“春節停業三天”等字樣的牌子,同時也沒忘記向人們致以新春祝福;許多店家在春節期間都開門營業,只是用促銷的形式向人們恭賀新年。
而在趙衛東的別墅春節味特別濃,別墅大門前掛大紅燈籠還貼著大紅對聯,大門上福字還倒著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
該貼春聯的地方都貼上了,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別墅的每一扇窗戶的玻璃上都貼上了窗花,香港只要有錢什麼都可以買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