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奧斯卡最年輕的最佳導演,也是第一個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華人。
一個華人拍攝的影片居然在奧斯卡上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這絕對是一個奇蹟。
橫掃,毫無疑問!一個華人橫掃了奧斯卡。
張懿的成績是耀眼的,是具有傳奇性的。而配上他那只有二十三歲的年紀,那傳奇色彩就越發濃郁了。
第六十二屆奧斯卡因為張懿,極具爆點,在東南亞等地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就是大陸,也引起了不小的波瀾,甚至上了人民日報。
更香港小報媒體,直接將張懿捧成了民族英雄。
不過,張懿如往常一樣,低調得令人發紫。不接受採訪,甚至不在公眾面前露面。
回到香港,張懿隨後去了臺灣在臺北的一次演唱會上露了一面之後,就消失在了眾人的面前。
張懿不是工作狂,懂得勞逸結合。不過,若是沒事兒可乾的時間久了,卻又覺得無聊。
他是一個閒不住的人。
“全球武術比賽?”張懿有些驚訝的看向霍震宇。
“對!這個武術比賽,我們可以設為表演類別,和搏擊類別兩種。暫時就不分拳術類別。”霍震宇隨即說道。
“搏擊性的比賽,不分拳術類別還能評判。嬴了的站著,輸了的躺下!但表演性的比賽。若不份類別,很難有一個光評判的標準。”張懿擺了擺手說道。
對於霍震宇的這個想法,在國術大樓開設建設的時候,張懿就有這方面的想法了。畢竟國術大樓學功夫的,不能只有到安保公司一條路不是。還需要更專業的,表演,商演。贊助等等,和拳擊類比賽一樣。
如今國術大樓遍及世界各地,而撐起國術大樓運作了卻是那些有錢的會員。至於其他學員,如今只有一條路,那就是進入伴隨國術大樓的安保公司。
國術大樓。張懿當初雄心勃勃,想要弄成一個產業鏈,其中比賽就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可如今,正要如此做了,卻覺得很多地方還不成熟。尤其是表演性質的比賽。因為國術大樓因為地域的問題,很多拳種還未普及。
在這個國術大樓之中有的拳種。另外的國術大樓就不一定有。而且,混合表演,評判自然就存在問題。
表演太極的和表演形意。兩者很難比較。甚至同一拳種,也有不一樣的。比如孫氏太極和武式太極都不一樣。
“那張先生的意思是先辦搏擊性質的比賽,表演性質的,就先放放。”霍震宇看向張懿。隨即問道。
“這事兒先等等!”張懿皺了皺眉頭,隨即說道,“嗯,這樣。你以我的名義發函給各地國術大樓管事以及各地成名拳師,讓他們來一趟香港,咱們一起討論討論,然後拿出一個標準來。無論是表演的。還是格鬥搏擊的。我在聯絡一下六叔以及巴厘迪勒,最好和電視臺合作,要做咱就把他做大。到時候,每隔多久舉辦一屆。”
武術界的事兒,其實多是圈內的事情,很少傳出去。但因為張懿,武術界也時不時的被媒體所關注,尤其是香港等地武術界。
張懿欲借國術大樓舉辦全球武術大賽的訊息傳了出去,讓眾人驚愕莫名。
前段時間,傳出張懿工作重心由電影轉向音樂。可是雷聲大,雨點小。就是張懿倡議的那巡迴演唱會,也不過只是在香港和臺灣第一場的時候出現過,然後就沒有了終點。
而當這訊息傳出之後,人們才忽然發現。張懿不但在電影和音樂上天賦異稟,在武術上亦是極其耀眼。
至張懿打死日本皇室武術教官伊貨源之後,就很少傳出有關張懿功夫的訊息。逐漸的被她那一次次耀眼的電影成績給掩蓋,甚至讓人忘卻了這一點。
這訊息一出,人們才猛然發現。張懿,還是一個功夫高手。還是無數武館的老闆。
舉辦全球武術大賽,對於張懿的武迷來說,無疑是一個驚天的好訊息。雖然他們知道,這武術大賽張懿是肯定不會參加的。但作為功夫迷,也絕對是一種誘惑。
與張懿有關的訊息都極具爆點,很有新聞價值。
隨著一個個成名大拳師遠撲香港而來,對於嗅覺敏銳的媒體而言,就響聞到了血腥的鯊魚。
甚至有不少媒體直接指出,張懿在香港召開武林大會。
武林大會,這種只有在小說電視裡面能看到,聽到。沒有想到現實世界之中,還真的有。對於一些好奇的觀眾而言,這類訊息還是很值得期待。那麼媒體就不會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