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明聳了聳肩笑道“呵呵答案,已經揭曉了,這看來大家至少在還是擁有著很高尚的職業情操的。可是之前為什麼不想呢。是不是覺得,我李世明也會成為一個被你們逼死的藝人。”
“不是,不是”所有記者站起身來紛紛表態到、
李世明總結道“那既然覺得不是的話。那麼就請你們接受一個我新的建議。來償還你們的罪過。和我李世明一樣,我們國家有很多可憐人甚至是孤兒。
所以你們就發點善心。之前你們寫其他明星的不正確報道,我也管不了。
但是有關於我考試的不正確報道,每一個字一萬韓元怎麼樣。你要只寫了幾十個字也就是幾十萬。我相信這些錢捐給孤兒院的孩子們應該是一種贖罪吧。
當然我個人先做個表率,捐一億韓元。感謝那些在我高考期間給我鼓勵的孩子們。我想這個建議大家不會不樂意吧。”
“沒問題,沒問題。”全部媒體分別愣了愣以後紛紛表示肯定。
李世明看到全部媒體如同孩子一樣乖巧,滿意的點了點頭。忽然想到了什麼,頓了頓說道“額,對了還有送字的這個環節。”
一聽送字,所有媒體全部緊張起來了,這才是整個釋出會的核心事件。
要是李世明真的送了,韓國國民都看在眼裡,想不要都不行。他們這群記者來了就是為了這件事情的。
在眾多記者無限期待的關注下,李世明掃視著周圍,沉凝了一下。把整個氣氛再次掉轉到充滿懸念的氣氛後。
逐字逐句的說道“字,我還是會送的。不過。“
“不過什麼?”周圍的媒體先是表示失望,但是聽到不過後又覺得有一絲期望,焦急的問道。
李世明說著,拍了拍手。接著幾個服務生,分別抬了兩捲紙頭送進了釋出會現場。在李世明的示意下,四個服務生分別將其開啟。
出現在眾人面前的赫然又是幾個中文字。
李世明看著現場的眾人說“有誰能把這幾個字讀出來的,這份手稿。我就送給他。有那位記者能讀出來的嗎”
全場一片訝然,中文作為一名外國語言,雖然在古代韓國自古就學習,但是放在現代能認識的人只有老一輩的人了。
“沒有人嗎”李世明繼續詢問道。
全場保持寂靜依然沒有一個人讀得出來,李世明嘆了口氣,感嘆道“怎麼說這種語言也是我們國家承襲使用了將近千年的文字。各位一點都不知道嗎?作為媒體不是都是社會研究出生的嗎?唉。”
李世明嘆了口氣,然後逐字逐句的將其讀到“既然如此,那我就降低一下標準。我讀出來,大家解釋一下。這兩句話全文是,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鄰為鏡如何知得失。內容就是這樣,有誰可以解釋一下嗎”
聽完了李世明所說內容,部分記者瞬間一改剛才的沉默。似乎想到了什麼,幾個記者紛紛舉起了手。
李世明點了其中一個最活躍的。
那名記者二十歲出頭,看上去很稚嫩,就是一個典型的新兵蛋子。他理了理衣服,說“這句話出自這出自唐太宗李世民與大臣魏徵的故事。大臣魏徵,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見,經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見,唐太宗也因為能聽取正確意見,所以在他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唐朝出現了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局面。
魏徵病死後,唐太宗痛哭失聲,非常悲傷,下令為魏徵立碑,親自撰寫碑文並親筆書寫。太宗時常想念魏徵,感嘆的對群臣說:〃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他把魏徵比作是一面鏡子。因此,李世明先生你的前半句,就出自唐太宗,至於最後一句卻是李世明先生你自己想出來的。”
“你看來還是知道點故事的。那你能說說我為什麼送這兩句話給媒體嗎?”
“……………………”
全場又一次沉默和訝然。大多數人無疑已經聽出了李世明的話外之音。
李世明大手一揮,說“我李世明就是希望各位以身作則,韓流剛起,國內媒體卻如此渾濁不堪,你們以各種方式挖出藝人的負面新聞或者個人**,滿足了讀者的八卦心態。
但是對整個圈子會怎麼樣,對整個國家娛樂業的大環境發展怎麼樣。
七八年代香港電影,九十年代的日劇潮流。為何會消散,除了本身不思進取。媒體是起到最大作用的關鍵性因素,作為旁觀者如果媒體給予提醒和警惕。那很多衰落至少不會消散了那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