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耳聞,詫異道:“晚輩聽說自唐初之後,《蘭亭序》便已失傳,那書生手上的卷軸,真是王羲之的墨跡?”
正德道:“當時在場的有數十人,個個都是書法大行家,要說一兩人看走眼,那也有可能,但還不至於數十人都鑑別錯了。只因那書生甫一展開卷軸,眾人只消看得第一眼,便可十足斷定確然是真跡。老衲於書法之道,所知甚是有限,也說不出其中道理。”
丘長生道:“莫非那序貼真跡失傳是假,被人收藏起來是真?否則又怎會再現世上?”正德道:“這中間的種種原因,非大才大智之人不能參透,只是自古以來,有不少大才大智之士,亦是心術不正之徒。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丘長生心念一動,說道:“難道赤靈子猜出其中端倪?”
正德道:“不錯,那赤靈子遍遊極廣,見識淵博,加之他又性喜書法,所以對諸位名家的碑帖流向瞭然於胸。他於前人的筆記之中,得知了《蘭亭序》原來是做了陪葬之物,被埋在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之中。太宗喜愛書法,世人皆知,他聞知了《蘭亭序》七傳到了相國寺的智永禪師,隨後智永大師又傳給了弟子辨才大師,太宗便派監察御史蕭翼和他親近,終於用計賺到。至太宗百年西去之後,這幅序貼也就一同入了昭陵,所以才會失傳於世。”
丘長生聽到‘昭陵’二字,恍然說道:“溫韜挖盜的關中十七座陵墓,其中有一座就是昭陵,所以王羲之的真跡最後流入了他手裡?”正德點了點頭,丘長生又道:“只不過溫韜死後,他的盜墓寶藏從此便失去了下落,《蘭亭序》又怎會被那書生得到呢?”
正德道:“當年溫韜臨死之前,曾將有關寶藏的圖本交給他愛妾江氏,隨後江氏就失去了蹤跡。原來她當時已經有了身孕,走投無路之下,只好依著藏寶圖的位置,躲進了藏有大批寶藏之處,那地方不為外人所知,也就沒人能找得到她,沒過多久,她便誕下一男嬰。又過了數年,外間對寶藏始終毫無頭緒,狂熱之情也就隨日逐減,江氏因此帶著兒子離了寶藏所藏之地,隱居在一個小村莊裡。那男孩隨母姓江,成人後娶妻生子,世代繁衍,將寶藏的秘密傳了下來。”
丘長生身子一震,道:“大師是說,那書生也是姓江?”正德道:“正是,他就是溫韜的後人,世上知道寶藏秘密的,也就只有這一脈。”丘長生道:“如此說來,他有王羲之的《蘭亭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正德道:“那江姓書生也是個酷好書法之人,他取得王公的真跡,本意是想將它公諸於世、供天下人臨摹,免得這樣一副名帖就此湮沒。誰知他一片善意之心,倒惹來了殺生之禍。”丘長生動容道:“難道……難道赤靈子他起了歹心?”
正德道:“那書生是溫韜的後人這一節,任赤靈子再怎麼聰明,也是猜測不到。不過他既然清楚《蘭亭序》的來龍去脈,自是能估摸到那書生跟寶藏有莫大的關係。當時崑崙派的掌門是乾坤子,在武林中聲望極高,赤靈子是他的師弟,按說修為定力也是異於常人,但那寶藏的誘惑實在是太大,即便是定力再好上十倍,只怕也難以不動心。只因那寶藏中不止有金銀珠寶等貴重物事,更有許多價值連城的古物。據說當年溫韜盜完唐陵之後,鍾繇貼、王獻之貼等才流傳於外,所以當時便有人推測,墓室中所藏匿的,定然還有難以數計的奇珍異品,甚或是武功秘籍。”
丘長生大奇道:“怎麼還扯上武功秘籍了?”正德道:“盛唐之初,宮廷中出了一位舉世無雙的女劍客,她劍法之精,迄今無人能及。杜工部曾作詩讚道:‘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曤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晴光。’少俠試想,一舞劍器動四方,這等精妙劍法,武林中有誰不垂涎三尺。”丘長生點頭道:“這就是了。”
正德道:“至於敝寺《易筋經》的副本,也極有可能收入唐室宮闈之中。當年敝寺一位得道高僧,曾在長安遇上了一位精通武功的人,這人就是後來的衛國公李靖。其時這位高僧尚未能盡數參透經書中的玄奧,於是跟李衛公暢談三日三夜,相互點撥,加以印證,方才豁然貫通。敝寺這位高僧固然獲益匪淺,但《易筋經》中所載的內容,想來李衛公也是熟記於胸,此後筆錄下來,呈獻與太宗,這也是大有可能的。”
丘長生道:“所以公孫大娘的劍法要訣,還有《易筋經》的副本,這兩樣不世秘笈,都可能隨帝王入陵寢,最後又輾轉到了盜墓大寶藏之中。”
正德道:“這些只是外人的推測,真假與否,誰也不能斷定。只是這個寶藏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