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省的企業現金流有所恢復的時候,其他省市還在建設清欠辦的架構,以及清欠順序上扯皮呢。
這種領先全國的示範效應是強大的,蘇城和大華燃氣公司一度獲得了十多份邀請,尤其是內地省份,由於自身的資金劣勢,尤其關注外界的資金注入,甚至有派官員到濟南來跑專案的。
但最終,蘇城仍然選擇了沿海城市。這是資本的自然抉擇,投資1億和贈送1億元的概念是全然不同的。
第三份協議簽在了浙*江省,時隔僅1個月,顯示了大華燃氣投資加快的步伐。而附屬於大華燃氣公司的小型燃氣公司已有6家之多,等於一個俯衝,就能佔據全省的主要城市。事實上,他們也是這樣做的。
8月末,正在進行浦東開發的上*海市招商局也邀請大華燃氣入駐。
所不同的是,由於上*海已有液化氣管道,又是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並不能做到政策面上的獨佔,這在大華燃氣引起了陣陣爭論。
其中就有人反對說:“上*海的區位環境確實好,但上*海市政府的優惠給的太少,僅僅在浦東批一塊地就算完了。那是浦東的地,又不是浦西的地,鳥不拉屎的地方,有什麼用。而且,上*海的競爭也比較激烈,不光有加氣站,而且有液化氣管道,等於是最成熟的地方,都已經沒有了。我覺得,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不如到其他省份去圈地,首先佔住那些好佔的地方,再回過頭來競爭上*海也不遲。”
大華燃氣的高層,在蘇城面前紛紛發言,且意見較為統一。等大家都說完了,才眼巴巴的望著蘇城,等他一錘定音。
如果以正常的商業思維來考慮,粗放時期的管道發展,確實應該圈佔第一,競爭第二。
但是,瞭解後世的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