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出現了狂暴傾向。
所以,雖然核動力潛艇已經誕生有幾十年,卻依舊無法算作海上力量比拼的主流。畢竟,機械可以不用休息,但人總是會累的,只要找到規律,在關鍵位置部署攔截,很容易就能躲開潛艇的大部分襲擊(聲吶探測距離一般50公里,分為主動被動,主動釋放聲波要靠吸音層抵消,被動是潛艇執行發出的聲音)。
但水下智慧機器人的出現,卻改變了這一狀況。
能一直潛伏在水底的潛艇就問你怕不怕。
即使開著聲吶都沒用,具備一定智慧的水下機器人可以模擬出各種魚類的習慣,加上一次出動就是兩三百臺,多達數千平方公里的覆蓋範圍,簡直就是各類艦艇船隻的殺手,不要想著能從上面透過。再算上作為搭載平臺的戰略核潛艇,擁有的遠端導彈可以精確打擊空中陸地的目標,這又是一個海陸空實施立體打擊的作戰平臺。甚至在某些方面的威脅能力和危險係數恐怕還要超過航母,至少衛星能夠輕易地發現航母編隊,提前做出規避,可對於水下智慧機器人,你只能用屍體來探路。
在看到國內公佈出的資料情況後,哪怕五角大樓和美**方的反應再遲鈍也已經清楚,這是對方在故意示威,向全球展現自己最新擁有的海上軍事力量六艘改裝的搭載式核潛艇,還有兩艘已經服役的航母編隊,已是超過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擁有的全部海上力量了。
如果不想自討苦吃,跑來中國海域撒野,最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