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難怪,怪不得叫金州!只是,”麗貴妃有些疑色,“太后是不是早就知道那裡有金礦,所以才取了名兒,叫金州?”
太后笑而不語,眾人看來看去,還是麗貴妃開口了,“這金州,咱們家裡人,能不能去呀?太后。”
“怎麼不能去?”太后笑道,“原本就是鼓勵大家去金州的,這不是去的都要賜田賜房子嗎?我原本的意思就叫你們孃家人先去,喝頭湯,你們倒是好,嫌棄遠,還說冷,就一個個推託這不肯去,要不是我叫金貴趕緊把金礦找出來,怕著你們都還覺得那是流放的不毛之地呢。”(未完待續)
鐵路:陸上大國清朝的最後機會?
李鴻章辦海軍的目的,是要嚇唬嚇唬東鄰的“蕞爾小國”日本,繼續維護國家的穩定,為改革開放大局保駕護航。熱門。…
但清廷下似乎沒想過,既然不能發揮這些專‘門’用於遠洋進攻的鐵甲艦真正的威力,主動出擊,消滅國家的敵人,為什麼還要耗費巨資,購買如此昂貴的“擺設”?
如果只是為了捍衛本土不會被再次入侵,他們完全有另外一種選擇——因為,此時此刻,新一輪軍事技術的重大變革已經登場,那是鐵路所帶來的“陸權復興”。
鐵路“福音”聽不見
自古至今,軍隊戰鬥力的核心是機動力。這是為什麼騎兵通常能戰勝步兵,也是‘蒙’古軍隊以少量兵力橫掃大半個歐亞大陸的奧秘所在。海權也好,陸權也好,核心都是機動力。而十九世紀鐵路的發明,為軍隊提供了全新的陸戰機動力。
1803年,英國人理查德·特里維西剋制造了人類歷史第一臺蒸汽機車。1825年,英國人喬治·斯蒂芬森設計的“旅行”號客貨列車試驗成功,與之相伴的是人類歷史第一條正式運營的鐵路——斯托克頓至達林頓鐵路。喬治·斯蒂芬森因之被公認為“鐵路之父”。
1850年,普魯士和奧地利之間發生了衝突,奧軍利用鐵路,迅速將75000人的大軍從首都維也納及匈牙利地區(時屬奧地利統治),運送到‘波’希米亞(今捷克共和國西部)前線,迫使兵力處於劣勢的普軍投降。
9年後,普魯士的另一個潛在對手法國也採取了大膽行動在1859年的義大利戰爭,法軍利用鐵路,於三個月內向前線輸送了約60萬名士兵,近13萬匹戰馬,其12萬人只用11天便到達戰場,而以往沒有鐵路時則需要走兩個月。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但是,最終從戰略有效地發揮鐵路軍事能力的國家,卻恰恰是普魯士。在著名軍事理論家老‘毛’(1800~1891年)為代表的參謀總部軍官團的努力下,地處歐的普魯士全力建設戰略‘性’的鐵路,獲得了極大的內線機動‘性’,並最終透過普奧戰爭(1866年)、普法戰爭(1870~1871年)的接連勝利,奠定了德意志統一的基石。
在大清國忙於鎮壓太平天國之際,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也爆發了內戰(1861~1865年),鐵路的戰略價值在後一場內戰,同樣得到了全面證明。
於是,以鐵路的出現和戰略‘性’運用為標誌,一個新的軍事時代來臨了。由於鐵路賦予的高機動‘性’,使得軍隊能夠六倍於拿破崙時代(即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行軍速度前進,而鐵路不能修到海,所以空間廣闊的大陸‘性’國家從得到的好處,遠遠超過了海洋‘性’國家。
對於內憂外患的清王朝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福音。可惜,這個福音卻根本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大清國內的廟堂之,多是追名逐利之徒,民間雖有一些睿智之士,但人微言輕,難以“達天聽”。總而言之,長期的閉關鎖國之後,一個空有4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真正能夠‘洞’察世界軍事大勢鉅變的,只能說是鳳‘毛’麟角。
“馬拉火車”演鬧劇
大清國的第一條鐵路是英國商人修建的,時間是1865年(同治四年)。一個為了攬生意的英國商人杜蘭德,在北京宣武‘門’外鋪了一條約0。5公里長的展覽鐵路,做起現場實物廣告。
用今天的眼光看,這次宣傳真是太成功了,因為那火車隆隆的轟鳴聲,攪動的是整個北京城的神經。只不過,其達到的效果跟杜蘭德的預期恰恰相反。轟動過後,火車成了怪物。清朝官民群情驚駭之下,這條短命的鐵路被清廷步軍統領衙‘門’勒令拆毀了事。
國境內第二條鐵路出現在江南,由吳淞口到海,修建時間是1876年,修建者是英國的怡和洋行。鐵路全長14。5公里,機車僅重15噸,牽引小型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