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周建安有了靠山? (第1/2頁)
成風成雨不是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吃過飯後,周建安又帶著盧象升來到了堡外的麥地裡,綠油油的麥子長勢極好,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到時候又是一個大豐收啊。 盧象升自去年調任總督宣大後,便開始整頓軍務,不斷屯田,使得宣大的形勢有了很大的改變。 可就算如此,對於整個宣大的現狀卻沒有絲毫的改變。 看著眼前這片綠油油的田地,再看了看洋河對面的土地上到處都是枯黃的雜草,盧象升疑惑的說道。 “建安,河對面的那些也是良田,為何不一同播種了?” 周建安撇了撇嘴。 “盧伯父,洋河堡外的這些地那都不是咱洋河堡的,都是小子私自栽種的,以後恐怕還有人來找小子的麻煩,至於河對面的,小子雖然想種,可怕那主家不同意啊。” “這都是良田啊,荒廢了實在是可惜,這樣,你去問問這一帶的地都是誰家的,到時候由我去給你周旋周旋,不過只希望你小子來年大豐收以後,不要忘記了周圍的百姓才是。” 盧象升感慨的說道,其實他心裡清楚,這些良田大機率都是附近衛所軍官們的,到時候由他出面說說,周建安少出一些租金,這件事還是很簡單的,畢竟這田荒了也就荒了,有點收穫總比沒有好。 周建安一聽,當然高興了,前些日子他還在擔心,別看現在沒人找他的麻煩,可萬一到時候豐收了,這些田地的主家一個個的找了過來,還是個麻煩事。 不過有了盧象升出面,這個問題直接就迎刃而解了。 盧象升這麼照顧他,周建安也不好不表達一下,趁著盧象升蹲下身子看著地裡麥子時,周建安從懷裡取出了一張紙來。 這上面詳細記錄瞭如何製作水泥的全過程,以及後面如何使用和注意事項等等。 盧象升接過一看,小心的放在了懷裡。 “建安啊,咱大明要是多一些像你這樣的,也不會到如今之地步了。” 說著,盧象升彷彿是想起了什麼傷心之事一樣,看向望不到邊的麥地,開口道。 “宣大作為大明九邊之一,歷來都是軍事重鎮,其中宣府八萬一千三百八十三人,騾馬駝三萬三千零二十五匹,大同有官兵八萬五千七百八十人,騾馬駝三萬七千四百七十一匹。 可去年本督接任之初,大同宣府缺額達到了一半以上,而剩下的一半之中,可戰之兵只有一半,難啊,太難了。” 盧象升說著說著,突然一笑。 “唉,你看看,我跟你這小子說這個幹啥,你小子現在不過只是個小百戶,跟你說這些又有什麼用,走吧,咱們回去再談談你說的那膛線燧發槍。” 盧象升拍了拍周建安的肩膀,轉頭朝著洋河堡走去,周建安看著盧象升那高大的背影嘆息了一聲,趕緊跟了上去。 其實周建安作為一個後世人的靈魂,對於明末這段歷史還是知道一些的。 畢竟作為漢人最後一個王朝,大明在後世很多人的心裡的位置還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那一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話就足以讓人熱血澎湃。 而明成祖朱棣更是將這句話詮釋到了極點,直接將首都就搬到了邊關外, 邊關但凡有什麼風吹草動,朝廷就能夠第一時間得知,而不是選擇窩在紙醉金迷的江南,貪圖享樂。 可大明有如今這個田地,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中很多問題其實早在立國之初便已經註定了。 例如軍戶制度,在設立之初,當時的軍戶制度確實非常的好,也非常的時候,七分耕種三分兵,這讓老朱不費任何錢糧便可以打造出一支百萬之師,而軍戶們也能自給自足過上好日子。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軍戶們的田地因為各種原因慢慢的被那些權貴們所侵佔,他們慢慢的從田地的主人變成了佃農,甚至變成了乞丐。 而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明太祖引以為豪的軍戶制度變成了垃圾。 軍戶從而變成了最底層,他們的後代甚至想娶一個媳婦都極其的困難,就因為明太祖的世襲制,一日為軍戶,世世代代皆為軍戶。 除非你家裡能出個內閣大臣之類的大官,得到皇帝的恩裳,讓你脫離軍籍。 曾經有多麼的因為自己是軍戶而驕傲,現如今就有多麼的難過。 周建安自己就是軍戶,對於這一點,實在是太感同身受了! 而對於當今的皇帝崇禎,周建安也是有所瞭解的,對於他能夠在國破山河之時,寫下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這句話來,他是很欽佩的。 但崇禎這個人雖然非常的勤勉,節儉,甚至可以說算得上大明所有皇帝裡面除了明太祖,明成祖兩人最忙的皇帝了。 但是他的缺點也十分的明顯,剛愎自用,疑心重重等都是十分致命的! 而自己眼前這位盧象升盧總督的死就跟崇禎的疑心有很大的關係。 正想著,兩人已經進入了堡裡,盧象升直接拉著周建安進了百戶衙門之中,兩人便開始探討起燧發槍來。 他們從燧發槍的製造,到兵士的訓練,最後在到如何的排兵作戰,一直從大白天聊到了深夜,期間盧小婉數次進去送茶水,看著兩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