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城的兵大爺,那可是一點也不畏懼。把傢伙一掄,像切瓜劈菜一般,將一名名官兵砍翻在地。
眼瞅著同伴相繼倒下,兵大爺們才明白對方為什麼敢以一千人來劫他們三千人,原來這麼能打。見風頭不對,大傢伙小命為重,那是掉頭便跑,斬龍幫的叛匪則是緊追不捨,一口氣追出去,又砍到百餘人,輕鬆將百萬兩軍餉搶到手中。
負責押運軍餉的淳于秀猛見大勢已去,手下兵馬四散奔逃,自己要是或者回去,還不如現在死了。當下提劍自刎,為國捐軀。
斬龍幫叛匪將軍餉車仗圍住,略一盤點,總共三百四十個大箱,百輛騾車。一個大木箱中,能裝三千兩銀子,一車下來,能有一萬多兩,在葉丈夫的指揮下,大傢伙把車一趕,直奔飛狐口而去。
前面說過,飛狐口是太行八陘之一,所謂八陘,就是通往太行山的八個進出口。太行山巍峨無比,並不是說隨便就能上下的,尤其是騎馬、趕車,只有從這八個進出口才能進入山中。
太行山自古就是軍事重地,穿越延袤千里、百嶺互連的太行山相互往來的八條咽喉通道被成為太行八徑,是三省邊界千峰聳立、交錯山嶺之間的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到了戰『亂』之年,都設有隘口,屯兵把守,也就是大明朝和平久了,這太行山已有多處不再屯兵。這八陘分別是軹關陘。軹,戰國時魏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濟源市東的軹城鎮。軹關陘在濟源縣西十一里處,關當孔道,因曰軹關。形勢險峻,自古為用兵之地。太行陘。在今河南省沁陽縣西北三十五里處,陘闊三步,長四十里。沿陘北上太行,在山西省晉城之南的太行山上,有關名曰“太行關”。又稱天井關,雄定關。形勢雄峻,素稱天險。由此陘南下可直抵虎牢關,是逐鹿中原的要陘之一。白陘。在河南輝縣西五十里處。據此陘可南渡黃河攻開封,東可向大名進擊,北可窺安陽,邯鄲,是個可攻可退可守的軍事要地。滏口陘。在今河北省武安縣之南和磁縣之間的滏山。是溝通豫北安陽和河北邯鄲與晉的孔道。古人云:“由此陘東出磁、邢,可以援趙陘。井陘為古關名,又稱土門關。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陘縣的井陘山上。井陘是連通晉冀魯的要衝,其軍事地位十分重要。飛狐陘,也稱飛狐口。該陘位於今河北省淶源縣北和蔚縣之南。兩崖峭立,一線微通,蜿蜓百餘華里。古人云:踞飛狐,扼吭拊背,進『逼』幽、燕,最勝之地也。蒲陰陘。在今河北省易縣西紫荊嶺上。山嶺有紫荊關,也稱子莊關。宋時稱為金陂關,元、明以來始稱紫荊關。其地峰巒峭峙,仄陘內通,是達山西大同的軍事要隘。軍都陘。在今北京市昌平縣西北之居庸山。古名軍都山,軍都陘有關曰居庸關,因其在居庸山中而得名。又稱軍都關。北齊稱納款關,唐曰薊門關。其地層巒疊嶂,形勢雄偉,懸崖夾峙,巨澗中流,奇險天開,古稱要隘。此陘是古代出燕入晉北去內蒙塞外的咽喉之路。
葉丈夫率人上了縱橫八百里的太行山,不僅猶如石牛如海,同時也是對北京城的一大威脅。而葉丈夫上山之後,仍然不太安分,不僅扯旗造反,還大肆招兵買馬,搶掠周邊。
丟失軍餉的敗兵逃回北京,為減輕罪責,立刻宣揚起叛匪的厲害。原本葉丈夫只帶了千把人,可在他們嘴中,一下子就翻了翻,一萬多人。甚至在以訛傳訛之下,叛匪數量竟然被他們加到五萬。
這個數字,著實將朱木匠嚇了一跳,立刻下令五軍都督府與河間府地方派兵圍剿。
很快,五軍都督府發兵一萬,河間府地方出兵兩千,攻打飛狐口。葉丈夫似乎並沒有將官軍放在眼裡,竟堂而皇之地將大營設在半山腰,率眾抵擋。
上打下不費蠟,靠著有力的地形,叛匪數次將官兵打退,官兵死傷慘重,而葉丈夫亮出來的兵力,也不止當初搶劫時的一千,當然也沒有謠傳的那麼多,能有五千左右。
就靠著五千人,把官兵打的是落花流水,甚至在一天晚上,葉丈夫趁夜劫營,徹底將官兵打回家。
一萬多官兵戰敗,還是在距離北京的飛狐口,朱木匠真的有些慌了,再次召開緊急會議,商量如何剿滅叛匪,解除北京城的警報。別的地方造反,畢竟離京城還遠,飛狐口那裡,離京城太近,說句不好聽的,只要一夜奔襲,搞不好第二天早上,就能出現在北京城外。
皇上害怕,不少大臣也害怕,天曉得飛狐口的叛匪能有多少。經過一番商議,最後決定,還是把在山西的嶽大人先行調回來,待掃平眼前的叛匪,再回去也不遲。
聖旨很快傳到山西。嶽肅因為糧草拿去濟民,剩下的實在不多,正在潞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