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深夜殺到天明,起初嶽肅偷襲得手,大戰上風,無奈阿成實在彪悍,力戰不退,當發覺明軍兵少時,叛軍士氣大增,和明軍死戰到底。
敵眾我寡,天亮之後,明朝眼看要被全殲,關鍵時刻,王三善統左中右三軍殺到。叛軍已疲憊不堪,無力抵擋,全線崩潰,嶽肅親斬阿成首級,叛軍更是膽寒,四下逃竄,死傷無數。
佔領新安,前邊是雙叉之路,向右可通往貴陽,向左可直抵安邦彥的帥營所在——龍里。
經過新安一戰,明軍雖士氣高漲,但死傷不小,尤其是嶽肅的前部,五千人馬死傷大半。不少將領表示,應該留在新安等待援軍,現在畏敵不前帽子,肯定是扣不到自己頭上了。當然也有少數將領表示,應該趁我軍士氣正旺,一舉殺向貴陽。
王三善認為眾將說的皆有道理,始終委決不下,最後徵詢嶽肅的意見。嶽肅說出一個令人無法想象的意見,不去貴陽,也不在此等候援軍,而是直搗黃龍,趁敵不備,殺向龍里。
“王大人,下官認為,安邦彥絕不會想到我軍敢攻擊龍里,我們出其不意,定能一舉殲滅敵酋。貴州之亂,也可一戰而平。”
………【第四十四章 平叛有功】………
奇襲龍里,這無疑太過大膽,如果戰敗,定然是片甲不存。帥帳之內,一眾將領都用驚奇的目光看著嶽肅。
嶽肅身為前部,連日來的表現,已經征服這些武夫,一個文官都敢充作前部,並帶頭衝鋒陷陣,這令不少武將都為之汗顏。只是現在的這個提案,也實在太冒險了。
眾將先是瞧嶽肅,隨後又看向巡撫大人,畢竟最後拍板的還是他老人家。大家心裡還是希望王三善拒絕嶽肅的提議,可說出來又顯得自己太過膿包,再怎麼說提出這建議的是個文官,而且人家還是前部,文官都不怕死,你武將提出異議,是不是熊了點。
王三善高坐帥案之後,面目凝重,若有所思。當官能做到這個位置絕非無能之輩,前之擁兵不進自是存有畏懼之意,其眼光還是有的。在他心中,嶽肅的意見確實冒險,但也不失為破敵之策。他是貴州巡撫,仗打贏了,面上有光的是自己,功勞最大的也是自己。貴州也是他的轄地,總不能老讓這些叛匪橫行吧。戰事快點結束,自己也好過幾年消停日子,免得日後因為叛匪不絕,落個晚節不保。
權衡許久,王三善終於說道:“嶽大人,出兵奇襲龍里,你有多少把握?又有什麼良策?”
很明顯,王三善的心底已經開始支援嶽肅,不過他老人家也是老謀深算,不會頭腦發熱的說打就打,起碼看看你嶽肅有什麼進攻之策。如果成功率較高,咱們再出兵。
“回大人,下官認為,此戰能有六成勝算。第一,敵酋絕不會想到我軍有膽量會突襲龍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已經先勝兩成。第二,敵軍輕易攻取貴州半壁,定然驕狂、自大,此乃兵家大忌,實屬自取滅亡。我軍精銳,且新近大勝,氣勢正旺,以勇氣之士殺輕狂之輩,又佔兩成勝算。第三,敵軍大多裹挾之亂民,乃烏合之眾,只可打順風仗,劫掠百姓尚可,一遇強敵,必信心瓦解,失必死抵抗之心,作鳥獸散。先行交鋒,我軍可派一萬五千人為前部,激戰正酣時,後隊人馬再做援軍狀鼓譟前進,多樹旌旗,亂敵方寸,讓敵不知我有多少人馬。敵眾定然膽寒,我軍可一舉殲之。”這些道理,嶽肅都是從三國演義上看到的,事實證明,滿洲韃子為什麼能靠著一部三國演義征服天下,其中內涵頗深。
王三善聽罷,是連連點頭,大聲說道:“我意已決,今夜三更造飯,五更出發,出兵直取龍里!”
**************************************************
龍里之戰,果如嶽肅所料,烏合之眾確實只能打順風仗,一遇勇氣強過他們的明軍,便毫無戰力,全靠人數佔優,才勉強抵禦。嶽肅的疑兵之策,極為管用,後隊人馬竭力鼓譟,弄得是殺聲震天,旌旗蔽日,沙塵四起,叛匪不知官軍到底來了多少人馬。前頭廝殺的明軍士卒,更是扯著嗓子喊,援軍來了,甚至還報出一個十萬大軍的口號,嚇得叛匪士氣全無。
坐鎮帥帳的安邦彥看苗頭不對,帶頭逃跑,敵軍無帥,軍心更亂。叛匪四散奔逃,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攻克龍里,搗毀叛軍老巢後,明軍掉頭趕往貴陽,圍堵在貴陽周邊的叛匪一聽說龍里戰敗,羅甸大王生死未卜,是毫無鬥志,一觸即潰。張彥芳率城內守軍出城接應,兩下夾攻,又殺死叛匪過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