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遇決戰!現時不攻城,並不代表後面便無所作為,只是設法使得敵手比我們更急於決戰,迫其放棄城守優勢,如此豈非大妙?”
劉曄在給下屬們解釋自己想法的同時,也將整個戰略思路再理清一遍,檢索其中不足之處,僅從這點來說,解釋下得益的不僅是茅塞頓開的屬下們,同樣還有更加完善自己思緒的劉曄。
“主公之意,似乎公孫度幾已成必敗之局,然則其立足遼東如此複雜之地數年而不倒,反而根基穩固,由此可見其本領並非虛傳!而先前主公也是多忌憚於先與其生矛盾,以免腹背受敵,今時為何卻又信心十足,似乎覆掌間便可將其拿下?”
為了保密,劉曄對於自己的續步計劃並未與屬下全數講明,這並非是不信任屬下,而是畢竟人多口雜,終有洩露之嫌。他不願意在這個緊要時候走漏訊息,故而嚴守安排,先前並未與張飛以及戲志才交待關鍵。
戲志才當然也是明白這點的,那麼他為何會“明知故問”?
“現時確實已到可以與卿等說明時機,關於遼東情況,早在出戰前。孤便已透過各種渠道瞭解極多,包括於避難於外的原公孫度屬下李敏等人現今皆在薊縣安居,對於此處形勢,公孫度將採取戰法,以及攻克難易程度,孤心中自有計算。若依其餘諸侯之法,脅裹百姓打頭陣衝擊敵城,則平復遼東全境也並非極難之事。但有些理念卻需得由始至終地堅持!故而孤只得另做打算。遼東行軍地圖在此,志才。翼德,汝等且可細觀其屬地佈局,能否想到些什麼?”
這個回答解釋了戲志才為何會在此時動問先前劉曄不願意透露情況的原因既然戰局在劉曄實行“不攻”戰略下陷於僵持。那肯定便是到了即將動用計謀之時!
而劉曄也未將結果一次道出,卻是將早就準備好的遼東詳細地圖命人懸於帳中,令心腹們自己開動腦筋,若能得出與劉曄一樣的計劃,便是他們又接受了一次大戰謀略的歷練。
而劉曄身邊的劉協以及郭淮二人,同樣也是目不轉睛地望著地圖,心中急轉,卻也想看看他們究竟能否想到那關鍵之處……
半晌過後
“主公可是有意請得樂浪之少數民族奮起攻擊其治所西安平。使其尾不能顧及。待其各有損失後。而我軍再擇機直破其城。坐收漁翁之利。更可將朝鮮一地重收於治下?”
說話地還是戲志才。這是他在看完地圖上各種兵力標識。現西安平現今最多僅有一萬正規編制軍隊後立即想到地。
樂浪郡轄朝鮮半島。但其地匪盜猖獗。郡治早已廢棄多時。只能算名義上依舊是大漢一郡而已。若將其重複為郡治收於手中。再平復遼東。那劉曄便作到了重複初設幽州時那種政令通行狀況。可謂居功至偉。
“主公怎可能與這些蠻夷多作糾纏?依俺心理。莫如由大軍切斷安市城之補給。將公孫度俘獲。則遼東何愁不平?”
張飛是瞭解劉曄對於少數民族地“不盲目排外。卻也不作招惹糾葛”一貫態度地。故而他會在第一時間提出反對意見。並且看過安市周圍可設關卡之處極多。只用少數兵力便可完全切斷安市與外界地聯絡。而城中糧草因為轉運並不便利原因。最多也僅能供其使用二十五天左右。有這些情報在手。故而張飛作出這個可算是猜測劉曄所想。同樣也不乏於建議味道地結論。
“末將以為,平郭,北豐,東齊三縣之地處於遼東郡治半島之上,與西安平一帶可算是互有呼應,兩方支援下,張將軍之計略未必能保萬全!我軍即有水軍之利,為何不選擇登6於遼東半島,一舉拿下此三縣,使得敵人喪失大片可算穩固補給後方?”
在下屬們爭論意見時,劉曄是不會第一時間作出回應的,而現在說話地便是郭淮,十四歲的他已經長得頗有些高度,見識在隨著劉曄東奔西走過程中,也在日益增長。當然,同樣的還有劉協。
只不過他二人不同點卻在於,劉協因為身份以及個人屬於那種默默吸收新知識型別,故而極少言,在這一點上,兩位劉曄的“跟班”卻顯示出於鮮明的對比。
“伯濟年紀輕輕卻能有如此見識,典韋算是服了!此計應屬妙法,若主公有意如此,則末將請命參戰!”
典韋領騎兵隊伍,在前面攻城戰中並不算得到了充分的戰鬥機會,而破襲戰卻又不同,面對敵人無所防備的城池,騎兵的威力可算極強,他只聽郭淮講完,再看劉曄面上頗有幾分讚許的意味,立時便請命道。
“淮兒之見卻實可行,但卻並非萬全之計!”
劉曄終究是心下暗歎一口氣,其實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