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隨公回徐,而疇則於此處繼續領著五千兵馬屯於雄關虎牢。扼守此洛陽咽喉,有分出部份士兵輪換進行屯田,自不會在糧草上再與楊奉將軍產生什麼糾葛,至於百姓們,便由著朝廷統一管理罷……”
田疇所說的這個處理方式,可以算作是為他作出地最大讓步。如若他與趙明真正便依命只能領著四千舊屬回去,那麼他們在洛陽辛苦四年便算是全無成效。雖然知道劉曄不會怪罪什麼。但私心裡極為想透過實際的功勞來證明,當初劉曄的折節而求賢並非不值!如此他自然不能容許這等情況生。
“子泰與明可算為同進退。今彼不歸,願圖大事,明豈能如此便回?便由副將領這些軍士隨公回去徐州,我二人依舊留於此處,便為大哥再謀些利處!趙明也是很快便體味出田疇所言中所表露出的意思來,相對於早日回見於劉曄,他自己當然更是想帶著一份極大的功勞回去,而非是一事無成。
“二位大人且聽再乾一言,明公何等精明之人,他既然早有定論使二位回徐,並委乾為使,便是為了萬無一失,不希望見到事情有變數!兩位大人心意可算得極好,但事情如何演變並非是現今能夠完全看清!如若出了何等變故,到那時更無顏面對明公是小,真若有個閃失,豈非讓明公妄失臂膀?”
一味地潑冷水,當然也不可能使得說服工作一切順利。孫乾在摸清了田疇與趙明兩人的脾性,知道他們都頗有一股倔強性子後,立時便以良言苦勸道。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而相對於現今據有之幽、燕兩處皆有許多地方需要派人嚴加防備之大州地劉曄,田疇與趙明兩個有管理不小的一塊地盤足足四年經驗,能當得重任之人,他也是極為欠缺的,反而是洛陽一地之近萬軍士重要性倒在其次。孫乾也在先時出前劉曄的話語中,清楚地明白了這個道理。
“主公之時刻關懷,吾等屬下自然是清楚的,但現今還不是主公只需得穩固展,便定能重拾河山時候!若天子被袁紹所挾,則其兵鋒所指,天下能當幾何?便如公所言凡事皆有變數,若真有此等袁氏得到奉迎機會之變故,到那時主公豈非更是難以招架?”
幽、徐二州的實力,不僅是田疇與趙明兩個不能清楚知曉,就是剛投不久的孫乾。在未能證明他的忠心以及能力之前,同樣也是不清楚地,而劉曄也僅是在信中順帶提了一下兩州實力並不弱,完全有自保之力。
為了保密以及安全,對於孫乾完全不熟悉地劉曄便是依著徐州那一套規矩一視同仁。要辦大事,自然在小節上也需得時時注意,以保證不會因小失大,早早洩露秘密。
“田大人所言確有些道理,而明公之料事極準之名也是早有傳說,雖是不能迷信於此。但在撲朔迷離的局勢中順著主上意思佈置而行,上下齊心未必便不能成事!何必糾纏於未知之事,以圖福禍難料之功業?”
面對心志堅定之人,便算得你口才如何了得,最終能說服機會也是太小。孫乾已經明顯的感覺到了這點,他心裡倒對於自己初歸於劉曄手下。第一次為其辦事便不能順利完成沒有多少不安,有的只是對於固執於己見的田疇與趙明兩人所作所為,會否最終為劉曄帶來壞處的憂心,事已至此,即使他明知自己只怕已經有心無力,難說說服二人,卻還是作著最後的努力勸解道。
“公並不知洛**體情況,疇與子清二人卻多次受天子詔見。百官中也未必沒有因為主公之關係故而對於我等示好之人!如此一來。我等對於天子之影響力卻不可小視,怎能以全數未知而概述?作出先前那般讓步,對於平復現今洛陽稍有些矛盾局面,應屬於極其有效,後面諸事,自由得我等謀劃便是!”
知道自己大方向並未走錯的田疇,便以這等斬釘截鐵地話語,完全堵死了孫乾再勸之角度。而趙明同時也是點頭出聲呼應道:“正是如此,公回到徐州,便報於大哥,只等實力足夠,便可於洛陽迎奉天子,從此興扶漢室之路便已平坦許多!”
“二位大人既然已經作出決定,而明公亦未下死令使二位大人必須回于徐州。乾自不用再多作反覆之言。最後以片言奉送,希望兩位能夠多作考慮………雖有一言曰知足長樂。然則世界有此種人幾何?”
孫乾所指的,自然就是相對於田疇與趙明地交出百姓管轄權,朝廷勢力未必便會從此知足,當某些人認為一樣東西本就是應當他來獨享,既使是有人來分去了微不足道的一些,其皆會認為極大的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公所語,吾等自然多加考慮,汝遠來辛苦,便先去休息,待得明後日一切完備,便領兵回徐州去罷。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