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你要記得,在戰場上不是朋友便是敵人,沒有第三個選擇!今次情況特殊,我自可網開一面,下不為例,你可明白?”
下謝過將軍之仁義,定牢記將軍教誨於心,不敢稍忘!”
少年見叔叔臉色狼狽,但好在能保住性命,心中一塊大石終於完全落下,只覺現時身上血透鎧甲的趙雲,渾身透出一股銳武英豪之氣,令人不敢直視,於是便心悅誠服地彎腰恭敬大禮拜過,然後回答道。
……
此戰,最終劉曄僅以自身傷亡五百之數完全拿下東門,大軍直接入城。在田楷、趙雲指引下,趁著鄒丹未歸,先擊潰前來增援的一千軍士,然後再往破大營,再攻府衙,同時佔領北平三處囤糧之處。
趙雲早有投效之心,對於公孫瓚這個自私自利,不顧百姓死活的軍閥自然是沒好感的,先前親族被羈押,自己又不得不再次委身於賊數月的怨氣便在此次身先士卒,克敵衝殺中洩一空,而他的武勇不僅令劉曄手下兵士側目,就連公孫瓚原本手下兵將都驚訝地現,原本這位白麵小將從來都未將自身實力完全揮過。
鄒丹有軍無糧,兵無戰心,見此情勢部曲降者從多,後更有見鄒丹欲頑抗到底,不滿後聯結一道將其拿下獻於已進城的劉曄,於是便在攻城六日後勝負已分,塵埃落定!
從此,不可一世的公孫瓚只餘下四萬餘人馬龜縮於易京,再難有所作為。相對的,劉曄作主的大部幽州也崛起為一股令諸侯不可小視的力量!
趙雲歸順,田楷投誠,那麼收穫圓滿的劉曄又會怎麼處置,足有兩萬五千眾的先後投降的俘虜兵將呢?
【25】劉曄誠懇得趙雲 子龍武勇並三英
“田先生,子龍,汝二人居功至偉,可有想法儘可說出,不必存著顧忌
北平城郡府,大戰剛罷,劉曄坐於收拾乾淨的堂中,戲志才跪坐於下案几,親自執筆記錄。典韋,周方一干心腹將校分立左右。
現在是趙雲、田楷更有一干降將立身於堂下,對於劉曄最先召他們上來問話,感覺深受重視的同時,他們也各有不同想法。
田楷並不多話,只說:“公孫瓚叛逆,而吾受其蠱惑,辨明事非後恨無門報效國家,幸得遇上大人早派入城中使節,楷立時便堅定投誠之意,無論明公如何安排,皆無有怨言。”
“‘賢才擇主而侍’田先生能明事理,解北平百姓於長久兵禍之中,是曄之幸也,怎能不重用之?便委汝為北平太守,繼續統領安撫此地,汝可願意?”
劉曄雖然早派有不少細作先期入城,負責調查城內軍力佈置、見機可聯絡對公孫瓚不滿之人等等,但他實際上是不抱太大信心的,原本計劃中也是擇精兵隨細作們在城內放火難,攪亂局勢,然後再突襲東門。卻不想直接便聯絡到田楷這關鍵人物,又經他聯合到趙雲參與此事,大大減少了自身傷亡,而對於田楷之頗有幾分精明,劉曄也是早有耳聞的,索性便直接委之一郡太守之位,以示寬勉,同時也可以其為榜樣……
果然,隨著劉曄這一封賞,原本投降後頗有些忐忑的眾人立時寬心,紛紛羨慕地望著田楷,最後又將目光移到已整理過儀容,盡顯一派英姿颯爽的趙雲身上,他們兩個居了功,田楷得到重封,趙雲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公若何平安民,憑何鼎局勢?”
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在劉曄也將目光落到趙雲身上,讓其一身盡得眾人目中焦點時,趙雲不表效忠之意,卻直接問出這番話來,頓時讓眾人驚訝之極,不知其用意何在——難不成到這份上了,趙雲還有別樣想法不成?
“曄以公心允百姓;以正道御雄兵。保疆衛國,撥亂反正,與民生息,何愁地方無太平之日,百姓無安居之時?然其任重而道遠,劉曄才學拙劣,便需得以招賢納士,求賢才助之,如此方有成功之機……”
今日註定是要讓這些投降之人大開眼界,卻見劉曄聽聞趙雲問後,面上絲豪不見著惱,反而起身後臉色鄭重誠懇地細說起志願來,最後更是徑直走下堂中,來到趙雲面前便是一禮拜下,續道:
“子龍此問可見是為真心為民之人,曄心中敬之,可願屈身,輔佐我這不成器之人?”
“明公果為信人,想公孫瓚不理民生,只好征戰不休,遼西一帶百姓受苦久矣!雲恨勢單力孤,受親族掣肘不能除去此,以下犯上之亂臣賊子。逢得明公大軍壓境,效微薄之力開城引路,是我為遼西百姓盡些許心意。耳聞不如親問,吾自有疑問想知明主為人若何,今見明公堂正行徑,禮賢下士,雲區區匹夫,何勞君子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