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的宮闈,不會如左芬之於司馬炎,怨含長哀,久居薄室。她不會自怨自艾,她始終卷不離手,臨閣對月,吟詩作賦,遍覽群書。她聽聞過太宗對皇后的深情,久登高臺遠望昭陵,她為他心痛,為長孫氏而欣慕慶幸,有天子為夫如此夫復何求。
感於漢代武帝、成帝重色輕才,她寫下《長門怨》:
舊愛柏梁臺,新寵昭陽殿。守分辭芳輦,含情泣團扇。
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頹恩誠已矣,覆水難重薦。
她自是盼著與他相見,不為恩寵榮極,只是要一份平凡的知遇相守。或者也是寫下這首詩的初衷吧。她也會企望著詩作傳入他手間,這份才情得他的眷顧。以色侍君,能得幾日好?她自是心明如鏡。容顏會隨歲月衰老,只有才學會隨日月益厚。即便是後來她得了寵愛,於掖庭永巷中與大唐武媚擦肩而過,她對她依舊是那句忠固:只有昏君才迷戀宮人色貌,如今的主上賢明睿達,非色相可欺。”對於武媚無疑是醍醐灌頂之音。
這詩作終究是為太宗所讀,他讀懂了她的心聲,憐才惜才如他,徐惠得以召幸。她終於與她所向所慕的天子相遇相知了。
六宮粉黛如雲,徐才人,一路得了君王的偏寵,不久封為三品婕妤;後又升二品充容。因她的到來,太宗對長孫皇后的傷痛略減。她的知書達理,通曉琴墨,她不絕於縷的書卷氣質,正如一幅絕佳的工筆仕女,又若詩經裡走出的兼瑕女子詩心竹韻。
二)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2)
韋妃、陰妃、楊妃、燕妃,儘管姿容絕代,只有徐惠擁有了長孫的賢、德、才。長孫皇后一如大唐盛世的雍容牡丹,而徐惠自是大唐八月飄香的桂子,淺淡細碎,卻餘香幽然,聞之不倦。或者她們有著相似的眉目,相似的氣韻,長孫大方穩重,而徐惠多了幾分慧黠俏皮。新唐書曾記徐惠《進太宗》詩一首:
朝來臨鏡臺,妝罷暫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
一次太宗召見,徐惠遲遲不來,太宗大怒正要詰問,徐惠遣內侍送來這首詩。詩裡是她天真可人,面對天子夫君,她深諳他的脾性,他讀罷,轉怒為喜。那一夜他是如何的擁他在懷,寵溺著,眷意深濃。他一路恩寵她,而她回報他的是更多的快樂和幸福。那或者是長孫皇后長辭後,他難得的展露笑顏。他聽她撫琴,他與她品詩論棋,他的長夜滿心孤寂終於可以有她來填滿。他甚至象長孫在世之時,滿身的國事操勞也帶到她的宮裡,而她難得的是亦有直諫的才華與膽識。
太宗晚年貞觀十九年東征高句麗,他一生宏圖大志,四方平定,他渴望著將最後一塊未納入版圖的土地征服。可他錯了,戰爭的背後是年連的兵役勞苦,百姓不堪重負。貞觀二十一年,又大肆興建翠微宮。此時魏徵已亡多年,朝中已無直諫的大臣。貞觀二十二年,徐惠已然痛心疾首,不顧後宮干政之嫌,上疏諫阻兵役勞役。
《舊唐書》中記載:自貞觀已來,二十有二載,風調雨順,年登歲稔,人無水旱之弊,國無饑饉之災。昔漢武守文之常主,猶登刻玉之符;齊桓小國之庸君,尚圖泥金之事。望陛下推功損己,讓德不居。億兆傾心,猶闕告成之禮;雲亭佇謁,未展升中之儀。此之功德,足以咀嚼百王,網羅千代者矣。古人有云:“雖休勿休”,良有以也。守初保末,聖哲罕兼。是知業大者易驕,願陛下難之;善始者難終,願陛下易之……”
情辭懇切,文采斐然。太宗閱完諫言,重視且喜歡,嘉賞徐惠行德,又念及魏徵當年的諫言,反思一生功過。
貞觀二十三年,追求尋仙聞道亦不能挽回太宗的生命,曾馳騁沙場一代英主闔然長逝了。徐惠哀傷成疾,困病中亦不肯受醫服藥,她言:“吾荷顧實深,志在早歿,魂其有靈,得侍園寢,吾之志也。”她愛他實在太深,她恨不能與他戎馬征戰,分享他走過的每一個春華秋實,而“君生我為生,我生君已老”。她還記得長孫皇后生前的一顆毒藥,長孫曾說若太宗先我而去,妾必服毒而隨。她亦是不肯獨活,終在太宗逝後追隨而去,芳齡二十四歲。
宮人說我得世民你一世的寵眷,是因你對長孫的深情,我只是長孫一世的形影。形影又如何,我揚起燦然的笑意,是我敬皇后的賢德,深慕你們夫妻的相濡以沫,情深篤厚。我不怨你,我只恨我生的太遲,不能久伴君側。“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原來我問的不是原君,我問的是夫君,你為何獨往,不能攜我而去。我一生的妖嬈,繁華似錦的流年只為你一人綻放,君亦逝去,而我唯願塵消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