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刨去那一百兩的本金投入,淨掙了八十多兩。
由於飯館明年還得繼續做,謝沛留下了那八十多兩的盈利,把本金還給了張氏。
論理,這也算是每股分了二十五兩的紅利,可因為當時謝涵和謝耕梅的本金都是張氏出的,這筆銀子她們兩個都沒有要,算還給張氏。
這若放在往常,張氏肯定很知足,一百兩銀子能置十二三畝好地呢,可如今謝家正在和杜家議親,這點銀子實在是不夠看了。因此,張氏便把希望寄託了謝紳這邊,畢竟這個飯館投資比縣城那個大多了。
“二叔,二嬸,今年能過一個好年了。”謝紳自然清楚大家都在關心什麼,先給眾人吃了一個定心丸。
果然,謝紳的話一說完,張氏臉上的褶子先鬆開了,其次是謝春生,笑得最甜的是鄭氏,因為這切實關係到明年小月出閣的嫁妝。
幽州的飯館雖然只開了兩個月,可因為菜品比較獨特,加之有趙王府副長史楊冰的關照,帶著人去捧了幾次場,緊接著幽州各衙門口也都知道了這飯館和趙王府有關係,沒少去捧場,因而生意比一般的飯莊強,這兩個月的盈利便有四百多兩,一股分了一百兩。
這樣一來,刨去張氏手裡原先的五百兩銀子,她又拿到了三百兩的分紅,而且張氏默算了一下,明年一年應該還有一千來兩銀子的進賬,足夠小月出閣了。
“老頭子,這開飯館這麼掙錢?”張氏算完這筆賬之後欣喜之餘未免有些後悔自己早沒有想到這個主意,哪怕不去縣城不去幽州,就在鎮裡開一個小飯館也好啊,至少一年也能有個幾十兩進賬,夠一家子生活了。
“飯館跟飯館可不一樣,要是沒有小妹在,那些官老爺才不會這麼關照我們呢。”謝沛說道。
這半年在縣城他可沒少接觸這些官老爺,也沒少接觸一些生意場上的人,知道做生意不是僅憑自己有本金有本事這麼簡單,要沒有那些保駕護航的,每天應付那些地頭蛇和捕快就是一件相當頭疼的事情,尤其是開飯館,哪天沒有來白吃的?
幸好,知縣大人知道這是謝涵的飯館,沒少和下面的人打招呼,且還親自帶著人去捧了兩回場,饒是如此,仍有不那不開眼的去搗亂,如果不是實在過分的,謝沛也就忍氣吞聲了,實在忍不下了,他才去找捕頭出面。
謝沛的話一說完,謝紳把手裡的賬簿遞給了他,笑著說:“大郎能說出這番話來,可見也是吃了不少苦頭,明白了不少道理。”
謝紳自然清楚這幾個月謝沛大致經歷了什麼,因為他也遭遇了相似的問題,幸好高升出面把楊冰請到飯莊來吃了幾頓飯,告訴眾人,這飯莊的後臺是趙王府,那些宵小之輩才有所收斂。
謝涵見謝沛和謝紳坐下來一邊對賬一邊聊著彼此的生意經,而張氏等人則津津有味地聽著,她對這些不感興趣,不過看到祖母的眉頭舒展了,心下還是有幾分得意的,因為開飯館這個主意是她促成的。
說實在的,謝涵自己也沒想到飯館的生意會這麼好,方才謝紳一報帳,她也默算出來一年的盈利大概有多少,有了這筆進賬,謝家應該很快就能從小地主晉升為鄉紳,這些哥哥姐姐們的親事也能有一個好著落,也不枉大家疼她一場。
第二百 一十一章 、王府來人
拿到了飯館的分紅,杜家的回禮也送過去了,張氏一心一意地準備起過年的東西來。
至此,謝涵才深切地體會到新月教她背的那幾句諺語是什麼意思,從小年開始就沒閒著,先是掃房、掃院子,接著是磨豆腐、殺豬殺羊殺雞,然後是發麵蒸饅頭、包粘豆包、餑餑、窩窩頭、餃子等,具體忙了多久她不清楚,但她知道院子裡那十來個大肚缸裡都碼滿了凍好的吃食。
張氏一忙,小月幾個自然也不能閒著,謝涵見自己去了也是添亂,可巧二十七這天又下起了大雪,她也就懶得出門了,乾脆抱了幾本書歪在了炕上。
正看得入神時,司畫突然跑了進來,說是趙王府來人了。
謝涵的心思彼時還在書裡,抬起頭來茫然地問了一句,“趙王府?”剛要問“哪個趙王府”時,一激靈回過味來了。
除了幽州的趙王府,別處哪還有趙王府?
只是這個時間趙王府打發人來,難道是來送年禮的?
可問題是王妃已經沒了,趙王府還有誰惦記她?
正尋思時,只見門外有人說話了,“小姐,奴婢是趙王府的管事嬤嬤,姓尹,我們主子打發奴婢來給小姐送點年禮。”
謝涵一聽是個四五十歲婆子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