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一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蹤這件事立馬有多了幾種版本的猜測,最後,許多村民一直斷定,那張啊福是被張貴化成的厲鬼索命,死在了荒野,又被惡狼吃得連骨頭都不剩了。
這件事情,從始至終都沒有任何一人往顧氏一家想去,畢竟任誰也想不到一個柔弱的婦人帶著兩個小兒能把正值壯年的張啊福給弄死了。
而這件事也就在這種情況之下不了了之了。
顧氏緊張的心也終於鬆了下來,不用在害怕那一天官府突然就找上們來,將她的一雙兒女都抓走了。
這段日子,顧展銘因為第一次殺人,所以剛開始的幾天,天天都被噩夢驚醒,但是經過顧氏和溫雅的不斷安慰,倒也慢慢將這件事淡忘了。
倒是溫雅,因為淋了雨著了涼,確是病了好幾天,好在這幾個月溫雅每天都堅持鍛鍊身體,不似以前那般一個小病都可能掛掉。
之後,溫雅害怕她參與殺人這件事可能會在顧氏心裡留下陰影,所以這段日子裡,溫雅天天賣乖,真可以說得上是要多乖就有多乖,讓顧氏欣喜不已。
要說把張啊福殺死這件事,顧氏一直都認為溫雅只是參與,顧展銘才是主事者,就連顧展銘也都是這麼認為的,不過溫雅也懶得解釋,她可不希望自己在孃親顧氏的心中留下什麼不好的形象。
而且她們一家人經過幾天的沉澱,心裡都一致認為張啊福是該死,所以事情過後,顧氏一家三口也沒誰有什麼心理負擔,不過溫雅有理由相信,經過了這件事,顧展銘的心一定會變得比以前更加的堅毅。
溫雅心裡明白,以顧展銘現在那勤奮讀書的樣子,他早晚都是要去長安參加科舉的。
其實,對於生活在大周王朝的人而言,科舉是進入仕途的陽光大道,而進入仕途則是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畢竟士農工商,士是派在最前的,是身份的象徵,是建立家族,遺蔭後世子孫最簡單最快捷的途徑,所以顧展銘只要到了十四歲,達到科舉的年齡,那麼他就一定會跟其他讀書人一般,以考取進士為終生目標。
仕途裡危機與機遇並存,有一日之間位極人臣者,也有一夜之間九族具滅者。
所以,就溫雅而言,她非常不願顧展銘走入仕途,因為就算顧展銘不入仕,她也有信心幫他建立一份強大的家業,當然,那是她長大了之後,畢竟她年齡要是太小,卻又表現得太過妖孽的話,只能是適得其反。
無奈,顧展銘還有四年就要步入仕途了,以顧展銘現在的表現出來的文采來看,溫雅一點都不認為他不能中舉,而四年後她卻不過才八歲而已,還是一個什麼都不能幹的年紀。
。。。。。。
天氣由夏入秋。
農務又開始繁忙了起來,顧氏也停下了手中的繡活,僱了李大牛等附近的幾個村民幫忙翻地播種,這一年到頭,顧氏除了僱人收耕莊稼,和初一十五的兩次趕集外,都極少出去,一天到晚的在家刺繡。
以前是因為溫雅常年生病,為了給溫雅買藥看病,顧氏才這麼辛苦,而現在溫雅不生病了,但她又著急顧展銘的學業,為了供顧展銘讀書,她依然如以前一樣一天到晚的刺繡,看得溫雅不得不感嘆,當兩個孩子的娘,還真是不容易啊。
溫雅感冒好了之後,也開始搗鼓她從山裡採回來黃芩。
黃芩的藥用價值極廣,需求量也很大,溫雅前世的溫氏企業作為藥企巨頭之一就專門種植有大片的黃芩,所以溫雅對於黃芩也很熟悉,特別是它的炮製方法,許多都是以現代科技研究出來的,能最好的發揮黃芩的藥性,提高黃芩的品質。
溫雅記得,當年二叔還曾經拿過一本專門介紹黃芩的書籍給她看過,她去工廠見習的時候,也還曾經親自參與黃芩的炮製,原本只是適當性的瞭解瞭解而已,沒想到如今卻是真真正正的派上了用場。
黃芩的炮製之法並沒有多複雜,不過也大都是溫雅自己一個人卻辦不到,無它,只因為她年齡太小,身體太矮,也沒那力氣,所以她很需要顧氏或者顧展銘的幫忙。
這害得溫雅又是賣乖又是撒嬌又是不斷的說了無數的好話,顧氏和顧展銘才不時抽出點時間來幫她弄,而且因為方法很是稀奇古怪,顧氏和顧展銘總是以怪異的目光看著溫雅,還不停的追問她口中的那個老爺爺到底是誰,她是什麼時候在那見的等等等等,搞得溫雅聽了頭都大幾圈了。
對於這些問題,溫雅很是無奈,只能訕訕而回,很是難為情的糊弄著,糊弄不了,就一句老爺爺不准我告訴別人他的樣子,然後就打死也不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