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2/4頁)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釘的鞋掌比鞋跟還厚。最好笑的是據說他只有兩條褲子替換,有回去車間掛花了一條褲子,口子太大沒法補,第二天竟然穿了條溼褲子來上班。原因是家裡剩下唯一這條褲子洗了還沒幹。
就這麼個人,只有在賑災的時候特別大方。有次南方大水災,別人都是二十、五十地捐款意思一下,他毫不含糊地掏了一千。單位捐的衣服鞋襪,他一樣一樣地挑,打補丁的不要,太破太舊的不要,甚至連沒洗乾淨的他都不要,說得多了他還跟人急:“咱們虧著自己不要緊,這是去救災的,虧了災區人民就是虧了自己的良心!”為了示範,他還把老家彈的兩床新棉被捐了出去,自己都沒捨得蓋過一天,說是要留給兒子娶媳婦用的。
所以,儘管他又摳門又婆媽,單位的人對他還是十分敬重。平日裡膽子不小開他玩笑的人多,真是幹起活來,沒誰敢在他眼皮底下偷懶。
第四十六章 機遇
經過周書記一番動員,辦公室裡原本夢遊般的十幾號人忽然變得精神百倍,以無限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其轉變之大、之快實在讓人歎為觀止。“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有個時候養比用更講究策略,養多久,養到什麼程度,怎麼能做到養精蓄銳卻又能隨時恢復昂揚鬥志,確實是門學問。
周工、雷工、龔工和向工是此次專案的設計主力,各帶一名副手,資歷最老的葉工負責總設計的進度和協調,本來已經退養的吳工也被作為特別顧問返聘了回來。文欣和技術二組三個新來的大學生卻沒有分到設計任務,甚至連副手都當不上。
周書記說他們還缺乏經驗,現在最重要的是多看多學習,所以給他們幾個安排了前陣剛批下來的試車工作。所謂試車,就是對設計中的關鍵零件在各種模擬使用條件如壓力、溫度、應力和扭矩下運轉進行試驗,檢驗其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四個人被分作兩組,分白晚班每組帶兩名除錯工人一起,二十四小時不停機測試,下半夜的幾個小時由工人單獨留守。
作為技術人員,文欣他們被關在測試區上方的一間小屋子裡,測試機器上的幾十個感應器隨時把資料送到小屋裡的控制中心,而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在當值的幾個小時內每隔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記錄一次所有資料,編寫測試報告。根據產品的重要程度,試車時間可長可短,少則幾個月,多則三五年。極其枯燥的工作,其重要性卻也不言而喻。這是產品正式投入使用前的最後一道技術關,任何的問題必須要在這個階段找出來,否則造成的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就這樣,文欣彷彿又恢復了從前在車間的日子,白晚班地倒著在車間裡進進出出。一晃眼幾個月過去,除了遞交試車報告和測試機器的列印記錄存檔,幾乎連進辦公室的機會都沒有,差不多都快忘了自己還是科研中心的人。
這天車間停電,早早就通知停車,文欣才回到闊別已久的辦公室坐下。新專案設計看來進展得非常順利,每個人桌上的圖紙和設計資料已經堆得山高,描圖員們據說是忙得手指頭都發麻了,曬圖室的工人也是一見科研中心這幫人就頭疼。
一屋子人忙得腳不沾地,文欣一個人坐在中間無所事事地很過意不去,起身去資料室找點東西看。
資料室的楊師傅和朱師傅擠在一起烤著電爐,一邊搓著手一邊抱怨著什麼。文欣推門一進去,她們趕緊閉上了嘴。
“哎唷,小文回來了呀,今天不試車了?”楊阿姨問。
“今天停電,停車了。”
“周書記也是,不是正缺人用嗎,還把你們幾個大學生抽出去搞什麼試車。我偷偷跟你講啊,其實這麼安排是有私心的,你想啊,中心的獎金歷來都是跟專案掛鉤,你們還剛來,能讓你們啃這一口嗎?說是鍛鍊,還不是發配!”
文欣無所謂地笑笑,說:“本來就是鍛鍊,我們實際工作經驗少,這麼重要的專案原本也輪不到我們沾手,先多接觸下基礎的東西也好。就算是拿不到獎金,那也在理啊。”
“你這丫頭啊,就是什麼事都不放在心上。這單位裡頭這水深水淺的道道多著呢!”她還要說,文欣已經從書架上拿了一本《中國航空資訊》開始翻。見話不投機,她也只能恨鐵不成鋼地白了文欣一眼,轉頭又跟朱師傅小聲嘀咕起來。
“嘭”的一聲巨響,隔壁所長辦公室傳來嚴所長的怒吼:“什麼意思?啊?這叫什麼工作態度?人家專家都已經到廠門口了,幾個翻譯全不見了。都請假了,都生病了,有那麼巧嗎?別以為我不知道她們什麼貓膩,還不就是為了情報處幾個內退名額鬧情緒嗎?情緒歸情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