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女才人的詩作,有些姜鈺能能看得懂,有些看不懂,但大部分是半懂不懂。
翻到漢時班婕妤的一首《搗素賦》時,卻從上面掉下一張素箋。
素箋上寫的也是一首古詩。
寫的是“新制齊丸素,皎潔如霜雪。裁作合歡扇,團圓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意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整首詩當中,“篋”和“笥”都不會讀,但意思卻大概能明白。
本來她也看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的,但是她曾經在哪本小說裡好像看過,大概意思好像是說一個受寵的宮廷女子的幽怨,因為害怕青春美貌會隨時光流逝被新寵替代,自己像是裝在箱子裡的扇子一樣被君王擱置在一旁。
她記得這首詩的名字就叫《宮扇歌》還是叫《團扇歌》來著。
姜鈺將素箋夾回書中,然後將書放回原來的地方,然後微微嘆了一口氣,。
她以前還一直以為孟蘅玉喜歡的是周耘呢,畢竟不管是墨玉還是孟萱玉還是別人,都告訴她,孟蘅玉跟周耘的確是曾經互相欽慕的,孟蘅玉又是被宇文強納入宮。
她還覺得像周耘這種妄為又自私的人實在配不上孟蘅玉的喜歡。
但一個性子冷清高傲的女子,在什麼的心境下才會寫下這樣的詩,害怕自己不能美貌永駐留住帝王的目光,害怕自己會被新寵取代,害怕自己會像這扇子一樣被帝王遺忘?
是不是在每個夜深人靜的夜晚都會輾轉反側恐懼得不能自拔,卻又不想讓別人窺探到自己的心思,只好將這樣一首表露自己心意的詩藏在書頁裡又把書藏在最底下?
姜鈺又將書房裡掃了一眼,的對谷莠道:“走吧,出去了。”
谷莠有些奇道:“奴婢還以為您來書房是要寫字或畫畫,怎麼進來看一眼就走了?”
姜鈺瞥了她一眼,在她腦袋上拍了一巴掌道:“我幹什麼還要你過問嗎?”
姜鈺從書房裡出來回到寢殿,有些鬱郁的癱躺在榻上,心情沒由來的變得沉重和傷感。
倘若孟蘅玉喜歡的是宇文,倘若孟蘅玉也覺得宇文喜歡的是孟萱玉,倘若孟蘅玉也覺得宇文只是拿她當孟萱玉的擋箭牌,那心情該多傷心啊!
孟蘅玉會突然無緣無故的不見,反而讓她佔據了身體,是不是有她因此心灰意冷的原因?特別是滿心期待的孩子還沒有了。
姜鈺拿了一個大迎枕蓋到自己頭上,覺得自己真的不能再往深裡想了,這時有宮人匆匆從外面進來,對姜鈺屈了屈膝,眼神有些急切的道:“娘娘,太后娘娘請您去一趟景安宮,遣了良姑姑親自來請,就在外殿候著。”
姜鈺嚇得直接從榻上跳了起來,不會是讓她站著彎腰抄經書吧?
姜鈺簡直想哀嚎,連忙道:“就說本宮病了,打發良姑姑走,再去給本宮請個太醫來。”
說完跑著甩開珠簾進裡面往床上一趟,用被子將自己裹著,連鞋子都來不及脫。
躺著想了一下又覺得不行,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萬一崔太后親自帶著太醫來給她看病怎麼辦?
姜鈺又掀開被子從床上站起來,對正要出去的宮女道:“你等等,暫時不要請太醫了。”
想了一下,對她道:“你先去請皇上,本宮先隨良姑姑去景安宮。”
這種時候,還是要找宇文才行,只有宇文才能與崔太后對抗。就是不知道,宇文這個人靠不靠得住。
谷莠擔心道:“娘娘,奴婢陪您去吧。”
姜鈺沒回答,一邊往外走一邊想,自己今日真是諸事不順,需要拜佛,等這次從景安宮回來,她一定請座菩薩回來好好拜拜。
第七十二章 護與不護
姜鈺出來的時候,良姑姑就等在外殿。
紫宸宮的宮人不敢對良姑姑不敬,大約是請了她坐下來等,還給她奉了茶。
但姜鈺卻並不見她坐下,桌子上的茶也沒有動過。身姿端立,微微垂首的含笑恭敬的站在那裡,表現出了對紫宸宮十二分的敬重。
不愧是崔太后信重的宮人啊,從行事上就可看出不一般。
良姑姑比崔太后年輕許多,不過三十出頭,但能拼過許多比她年長的老人站到了崔太后的身邊,可見能耐也是不一般的。
見到姜鈺出來,淺笑著不卑不亢的給姜鈺恭敬的行了個禮,笑道:“奴婢見過娘娘!”
姜鈺笑著道:“那陣風把良姑姑吹來了,紫宸宮真是蓬蓽生輝光芒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