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朝太祖皇帝說的那樣: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嘿嘿,河間王讓本大人失眠很長時間了。”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三百三十二章 政治
楊華這麼說,李乾順也只能苦笑了,失敗者也只?羞辱,而楊華是天承朝最跋扈的將軍,素來都不是一個好相處的人,也許自己將來還真要仰他的鼻息了。
接受完李乾順的投降之後,楊華命令楊再興帶著一支一千人的軍隊帶著這個西夏國君回太原去。隨行的還有中護軍指揮使,楊華的侍衛長折彥文。這兩個人都身上帶傷,楊再興斷了一條左腿,已經沒辦法指揮軍隊。而折彥文則斷了兩根肋骨,也只能讓他回太原休養。
這次西征,河東軍損失雖然不大,可三員大將的受傷還是讓楊華頗為惱火。尤其是趙明堂,因為身上的傷實在太重,基本宣告其軍事生涯的結束。
李乾順做了這麼多年的西夏國君,應該說還算是一個合格的君主。走的那天,還是有不少西夏舊人隨同前往太原,以便服侍,其中還包括楊華一直不能招降的李良輔。
站在皇城的城樓上,看著李乾順的背影,已經大量的隨行官吏。楊華禁不住感嘆,李乾順這人還算是不錯,很給恩好感的。如果不是因為身份地位的關係,或許還能同他交一個朋友。
在楊華同他接觸的這段時間看來,此人氣質高雅,說話談吐都很坦誠,對如何治理國家很有一番減低。如果不是因為他是西夏的國君,這樣的人才楊華是不肯放過的。而今,也只能嘆一聲可惜了。
不過,同李乾順這段時間地交流還是讓楊華對如何治理寧夏有所啟發。李乾順以前親政之時,一直致力於民族融合與漢化政策,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驗。楊華也老實不客氣地全盤接收了他的政治遺產。
沙州、甘州、涼州那邊且不說,畢竟是党項人的固有地盤,楊華還沒辦法接受那裡的政權。也只能聽任那三萬沙州軍割據,留待以後以軍政手段解決。就目前的寧夏而言,還有許多事務需要處理。
首先,當然是實行漢化政策。党項的髮式自然不能保留,於是,楊華髮布一條命令,所有寧夏人都必須剔光頭髮,等以後長出來後再結成漢人的髮式。為了推行這道政令,那十多完俘虜兵發揮的巨大作用。
這些傢伙在銀川造了很大的孽,也剔了發,算是同楊華站到一條船上了。現在回到本鄉之後,大多做了廂軍。而在河東政治體系中,軍人地地位極高。於是,這些俘虜兵在做了廂軍之後,很多軍官還兼了地方團練、知寨‘、保正等基層組織地頭目。這在李乾順時期根本不可想象,在得到利益後,這些毫無廉恥的傢伙執行起楊華的命令來,更是賣力。
這十多萬人牢牢地控制著地方政權。四出設卡抓捕頂著党項頭式地百姓。勒令所有百姓說漢話。穿漢服。鬧了個不亦樂乎。
雖然他們做事態度粗暴。不講政策。很有現代鎮城神管地風範。但工作效率卻是極高。而楊華也默許了他們地出格舉動。只要不鬧得太過分。對於這些傢伙他還是很寬鬆地。民族融合就是一場革命。而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還是需要國家強制暴力地。
有這批還鄉團和既得利益者地存在。楊華感覺自己在西夏地根基算是穩固了許多。按照後世一個偉人地階級分析法。國家就是一個階級鎮壓另外一個階級地暴力機器。階級問題不是寧夏地主要矛盾。而民族問題地解決才是重中之重。
這批俘虜軍有十多萬。而寧夏總人口也不過兩百來萬。可以說。這些人代表著寧夏路地社會主流。籠絡住這麼一批人。才是楊華現在最需要做地事情。
隨著地方政權地建立。銀川軍也出發去河套平原了。
那邊地情況比銀川平原要複雜些。銀川平原人口眾多。百姓多以小自耕弄為主。
隨著党項貴族大地主被河東軍整個地連根起出,小自耕弄已經成為寧夏路的主體階級。銀川平原民心穩定,已經成為楊華手頭最可依靠地糧食基地和主要兵源地。而河套那邊則多以牧民為主,這些党項人逐水草而居,過著遊牧的生活,社會結構也多以部族為主。要想管理他們,則要多花上一些心思。
一想起河套平原的事,楊華就有些頭疼。
最後,他還是借鑑了後世的一些管理經驗,決定讓銀川軍去河套之後,將牧民們都依部落編成不同的隊,登記造冊。並將牧場依照夏季牧場和冬季牧場劃分成不同的區,收歸國有。到夏、冬兩季時,國家按照各部族的牲口數量核定牧區。
草原問題的關鍵其實就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