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純情的人吧。老秀又端來一碟鹹菜,張浦吃了一口,吃得津津有味,感覺在享受著那個香甜的味道般,閉著眼睛回味,剛剛想吃第二口,調皮的卓瑪說,“李爺爺,你怎麼給張爺爺吃鹹菜啊,她最不愛吃鹹菜了。”張浦一聽卓瑪說自己不愛吃鹹菜,離開把筷子抽離,不敢吃第二口了,其實在他遊離在鹹菜碟子上的眼神看,他真的很想吃,可是因為有人說他不喜歡,他就不能喜歡了。老人這一生活得很沒有自我,在他心裡他的命是大家救濟的,自己的命就是大家的,而不是自己的,每個人說的話都讓他很在意。他渴望朋友,哪怕是個頑童,只要喜歡聽他嘮叨,那就是他的朋友,他會聽他的話,跟他一起玩,而不惜犧牲自己。
張浦是個多情的人,是個有義氣的人,每逢誰家娶媳婦蓋房子他肯定要去幫忙,無論你叫不叫他,在這個偏遠的小山村裡,那個年代蓋一個新房可是天大的事情了,誰家也沒錢僱人蓋新房,都是請朋友親屬幫忙蓋房子,主人家只需要管飯即可。
張浦可是那種好面子的人,鄉親們都這麼幫自己,自己哪能不出力呢,所以每每他都主動幫忙,可是主人家真的沒有人敢讓這麼大年紀的他來攙和,一來他身體不行,而來也怕惹上他的兒子張德發,萬一老人磕到碰到了,哪準沒有個消停了。
其實大家心照不宣的都知道,張浦來幫忙無非也是混了一頓飯,對於他的性格來說不幫忙白吃飯他很難受,所以就喜歡攙和,而村民們實在不願意這麼大年紀累著就隨意找點讓他看堆的活,你別看給他簡單的活,他做起來卻像模像樣的,沒有主人家的說詞,別人別想從他眼皮底下拿走東西,這個倔老頭就是這麼可愛。
鄉村裡還有個習俗,比如誰家娶媳婦了,或是房子上樑,都是大辦的,類似於現在的宴請賓客,當然了大家去吃飯當然也得拿紅包吧,村子裡那個時候就流行寫禮賬,結婚的寫,蓋房子的也寫,一是為了日後方便還人情時候不吃虧,二是主人不能親自收錢,當然得有人管理記個賬簿了。
張浦還有另個綽號,那就是記賬先生。
這個名字的由來是源於那年龍鳳城的小賴四結婚,結婚的日子很喜慶,當然也少不了張浦這個熱心人來幫忙吧,大家已經習慣了他的出現,只要不是搗亂的事情,無論怎麼的誰都會以禮相待。那日陽光明媚,百花齊放,吉時過後,賴四家裡大擺筵席,人們陸續入宴,入筵席前,人們會把紅包交給禮賬先生,而到了張浦這裡,對於他這個身無分文的人,人們一般是繞開走的,沒有幾個禮賬先生會找他,然而這次他卻要了大大的面子,走到禮賬先生跟前,說我隨禮五元。旁邊的村民都睜大眼睛看著張浦,他哪裡來那麼多錢,想想那個時代五元錢可是不小的數目啊,頂一個人一個月的工資了。
然而當大家確定是張浦說的後,更驚奇的事情發生了,當禮賬先生剛剛準備收錢的時候,張浦從兜裡掏出來的竟然是欠條,上面寫上,欠禮賬五元,落款是張浦。
大家一看隨禮還帶寫欠條的,都笑出聲來了,都說買東西去食雜店賒賬,倒沒聽過拿紅包寫欠條的。張浦給大家也算是開創了歷史先河,或許這條河迄今為止還是隻有他自己走過。
接下來的日子,村們都想到過,張浦為了還這個五元錢的債務,給賴四家砍過多少柴了。從此之後只要有辦婚宴,蓋房子的,張浦都是一率寫欠條,而每每大家收到欠條也是先撕毀了,然而在張浦心中的欠條卻沒有悔過,他日復一日的,年如一年的用他自己獨有的方式幫助著大家,也在幫助他自己。
這日龍鳳城村東頭有一家嫁女兒,大家都來看熱鬧,很多親戚朋友在填香(農村的一種習俗,就是嫁女兒的時候,親朋友好友送給女孩的禮物或者錢財就叫填香)。張浦一看大家都在填香,自己也不能落後啊,將準備後的欠條剛剛要奉上,老秀拉住了張浦,給了他五元錢,示意他填上。張浦當時感動的都要哭了。回到老秀的小屋後一個勁的要把欠條塞給李老秀。
老秀告訴他,他缺個老哥哥陪說話,如果他肯幫他這個忙的話,那這個欠條就免了。張浦笑著答應了,心裡卻想,這個老秀真傻。
然而幾天後,老秀家裡還是多了幾捆乾柴。
 ;。。。 ; ;
第七十章 除夕之夜送子
因為張德發不孝,張浦長期逗留在外,加上遇上李老秀和石巖,也算是有了知遇之恩,李老秀將張德發安置在小院的另一間房子裡,所以更是不願回到不孝兒子身邊了。
在龍鳳城的日子張浦過得也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