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知道在醫界流傳久遠的俞跗這位醫仙。相傳黃帝時期出現了三位名醫,除了雷公和岐伯兩人外,名氣最大的是俞跗。他的醫道非常高明。特別是在外科手術方面很有經驗。據傳說,他治病一般不用湯藥、石針和按摩。而是診斷清楚病因後,要做手術時就用刀子劃開面板,解剖肌肉,俞跗醫療疾病時不僅僅限於對症下藥,而已經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滌五臟”的外科技術。而在歷史記載中,俞跗晚年時,他的兒子俞執,把黃帝手下造字聖人倉頡整理的醫書帶回來交給父親修訂。很不幸的是,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醫書和俞跗、俞執全家人,一起被這次大火化為灰燼。
陳墨怎麼會是俞跗的傳人?據史載已化為灰燼,這好像不可能,杜懷山直搖頭。
“學生認為一切皆有可能!”陳墨可以感覺到杜懷山的想法,看來唐朝文化人也不好忽悠。
自己可以穿越,為什麼就不能是俞跗的傳人?俞跗是自己的老祖宗,自己的先輩總不會有錯。當然,陳墨的醫術自認絕對比俞跗要強的太多,自己擁有的畢竟是時代的精華技術,時代的條件不同,技術當然會不同。暫時忽悠不住,但以後。。。自己露上幾手,杜懷山想懷疑估計都難。
“俞跗前輩的著作和弟子相傳因失火已經不在,怎麼會存在於世間。。。。。”杜懷山的頭搖的更厲害了,這位弟子千萬別是一個大忽悠,否則,自己的搶人豈不成為一個大笑話。
看來還要繼續圓下去,陳墨一臉嚴肅:“夫子相信秦嶺的神秘之處嗎?”
山當然是神秘的,這個時代的人極其信奉鬼神,無邊的秦嶺應該是鬼神出沒之地,杜懷山相信秦嶺的神秘,但。。。他仍舊有些不相信陳墨。
“幾年前,學生和村中幾位山民進山打獵、採藥,偶然在深山中發現了一個古寺,這個古寺極是斑駁古舊,也不知存在了多少年。。。。。。就在這座古廟中,學生無意間在破損的神像中得到了一些殘破的古代簡書,上面的字很難辨識。。。。。。”
相信不相信就別管了,沒帶上濃烈的神話色彩,圓到這個樣子,陳墨已經很對得起杜懷山了。
奇遇的故事不僅吸引現代人,對古代人的吸引力更大。陳墨的口才不錯,描述的很入勝,杜懷山聽的有些相信了,當陳墨講完,他立刻問道:“那座古廟在哪裡?是否還記得?若是記得,不妨去拜揭一番。”
“群山莽莽無邊,學生哪裡還記得路途,當時也就是誤打誤撞有此奇遇,也算是一種緣分!”陳墨果斷的堵住了杜懷山探究真相的可能,想去找就別想了。
“那些古代簡書。。。現在可在你手中?”進山不成,還有簡書,杜懷山趕緊追問。
“有些可惜!”陳墨嘆了一聲:“學生從山中回來不久,剛剛識別的差不多,誰知。。。上面的字跡就小時了,學生也沒有機會拓下來,太可惜了,只能把簡書棄掉,那些簡書上的字跡可能是過於年代久遠,腐朽所致吧!”
杜懷山無法再問下去了,陳墨已堵死了他探究真相的可能,無論是陳墨故意隱瞞還是真實情況,問下去也問不出什麼。
可問題也來了,杜懷山開始懷疑陳墨是不是一個大忽悠,那虛無縹緲的割皮解肌,漱滌五臟之術暫時無法確認。現在,杜懷山開始轉移到陳墨隔著巾帕診病的事情上。
“此隔著巾帕診病的方法不知來自何人?願聞其詳?”
陳墨隱隱感覺到了杜懷山有了冷漠情緒,自己好像。。。忽悠的有些過了。杜懷山這樣的人太嚴謹,不過沒關係,以後這個小小的嫌隙會被陳墨想辦法彌補,現在,來點專業的吧!“夫子行醫多年,應該知道有些疾病會因接觸而傳給他人,此法正是為了儘量防止接觸而染病的一種方法。比如痢症(痢疾)、癘病(麻風病)就屬於這種方法可防止的疾病,只要焚燒使用過的巾帕,就不會因此得病。再比如肺癆熱(肺結核)之病,屬於近距離傳染之疾,接觸定要使用巾帕,而且應該用巾帕捂住口鼻方可。因此,這種方法應該形成一種習慣,可以在太醫和天下所有醫生中廣為推行,可以很好保護醫生自己,也可以保護他人防止疾病散播出去。。。。。。”
太深奧的陳墨不能說,現在未命名的傳染病不能說,對杜懷山有些新鮮的名詞也不能說,但這些已經夠了。
作為頂尖的時代醫學精英,杜懷山有這樣的認識,他也承認陳墨很博學。所以他不停地點頭,陳墨說的方法很有用,在太醫署推行應該沒問題,但整個天下推行起來好像有難度,畢竟時代太閉塞,讓民間醫生照做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