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某個精英論壇的一個貼子迅速把事情的前因後果整理了一番,大致推測了出來。
首先,原先的後母戊方鼎被炸燬是文交會上發生的事情,這件事情基本上已經被證實是那個文物盜賣走私集團的作為了。
那麼話說回來了,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炸燬文物,向國家文物局示威?
走私集團又不是恐怖分子,這種動機很不符合他們的身份,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除此之外,還可能因為什麼?
那就只有利益了。
這樣說起來,後母戊方鼎被炸壞,接著又立刻爆出來它有可能是假的,這件事是不是太湊巧了一點?
反過來想,如果這就是他們的目的呢?
指真為假,再以假亂真,這樣一倒手,後母戊方鼎這樣的鎮國重寶,不同形同被他們得到了?
而他們的行為的確造成了後母戊方鼎真假難辨的事實,他們又偽造出了足以讓蘇富拍賣行專家團都會誤判的贗品,國家文物局百口莫辯,只能用這種手段來證明原先那座方鼎的清白。
但是接著也有人反駁了,你這樣說很牽強啊,如果事實這麼明顯,文物局直接出來把事情的前因後果澄清一下就行了,何必搞得這麼麻煩?
後面又有人幽幽地回了一句:就算他們說了,會有人信嗎?
這種事情,怎麼會不信!
有人直接這樣頂了回去,但先前問話的那幾個人,卻沉默了下來。
人心思變,陰謀野史總是流傳得最廣的。
就算國家文物局出來講明前因後果,澄清了這一切事實,“贗品”的名聲還是會籠罩在原先這座後母戊方鼎上,成為它永久的汙名。
當然,在現在這件事情還很熱的情況下,新出現的這座方鼎可能暫時會因此被認為是假的,失去拍賣的資格什麼的。
但是如果對方能偽造出一座讓人鑑定不出來的方鼎,難道就不能偽造出第二座嗎?
真假疑雲不真正洗清,這件事總之是不可能真正解決的。
不少人都想到了這一點,覺得有些無語。但其中還是有幾個人不甘不願地說:這樣說的話,的確讓更多人來分辨真假,更有利於杜絕後患。但就這樣把責任交給廣大的普羅大眾,是不是有甩鍋的嫌疑?
然後很快,就有一個人冷笑著反問道:後母戊方鼎是華夏的文物,是屬於華夏所有人的。
守護它的這個責任,本來就應該由所有華夏人來肩負!
“這是柳萱派人進行的輿論導向?挺厲害的啊。”
此時,周離一身戎裝地位於一個秘密基地裡,正準備出發。
他拿著手機,看完了這個他最近最為關注的議題,挑了挑眉毛,對蘇進說。
蘇進不用看就知道他說的是什麼,他搖了搖頭,解釋道:“不,我問過了,這是使用者的自由發言,不是她手下的人說的。”
“自由發言?”周離的眉毛挑得更高了。
他又把那段話從頭到尾地看了一遍,收起手機望向前方,微笑道,“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覺得更有幹勁了。”
他轉向蘇進,“啪”地向他行了個軍禮,鄭重地道:“我出發了。”
蘇進面向著他,同樣鄭重其事地道:“嗯,千萬注意安全,這邊的事情,就交給我了!”
0865 自信
“華夏的文物,我們華夏人自己負責。”
這句話由網路上隨便一個人說出來,迅速引起了更多人的贊同與共鳴。
它最早出現於那個精英論壇上,短時間內就被轉到了微博上,引來了大量轉發。
也許不是所有轉發的人都認同這句話,但是無疑,這種全新的說法讓更多的人對這個事件背後的意義產生了深思。
後母戊方鼎僅僅只是一件文物嗎?
或者換句話說,“文物”本身只是物品嗎?
它背後還有著什麼,讓文交會時,無數人蜂擁至華夏館參觀,讓他們在看著這由歷史延續而來的或美侖美奐或樸實古拙的器物時,會由心底產生一種驕傲感與沉醉感?
文物是華夏的文物,是華夏曆史的結晶。
我們是華夏人,這片土地是我們的,這段歷史也是我們的。
後母戊方鼎這樣的歷史重器,鎮國重寶,它代表的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而不僅僅只是一件“非常值錢的文物”。
把它用錢來計算,簡直是在侮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