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把兵器一丟就是漁民,往岸上一竄就是農民,表面上風平浪靜了,但是官軍前腳走,水匪們後腳就冒出來了,真是野火燒不盡,湖風吹又生。
起先是縣裡的快班去剿,後來動用了州軍,再後來長江水師開進,朝廷派下欽差大臣,竭力清剿,事倍功半,酴醾錢糧,江南魚米之鄉,經不起刀兵戰火,官軍害民比水匪更甚,所以朝廷改剿為撫,談了有段日子了,一直也沒下文。
這回派遣郡王殿下前去招安,明著是顯示朝廷的重視程度,其實是皇上給三兒子一個立功的機會,此事辦妥之後,張承太也就有了資歷了,進中書省協理政務啥的想必就是下一步的安排了。
這些事情不是元封分析出來的,他初來乍到,需要補課的很多,這都是柳迎兒看過邸報之後告訴他的,柳松坡擔任右相之後,公務更加繁忙,每天早上四更就去上朝,日落才回家,夜裡還要挑燈批閱公文,每天睡眠時間極少,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三山麵館,不是吃飯的時間,店堂裡沒有客人,小二在灶屋裡打盹,櫃檯後面坐著元封和柳迎兒,這裡已經成為他倆的情報交換點。
一張紙遞到元封手裡。
“這是太湖水師的將弁名單。”
元封接過一看,上面赫然寫著密密麻麻一堆名字,最前面是沐英,太湖水師提督,賞銀三千兩,後面是各級將佐,裡面的名字元封大都不認識,只在末尾現一個熟人,沐臨風水師百總,賞銀五十兩。
天啊,三殿下還沒動身呢,朝廷招安的賞格和品級官銜就都弄到手了,這柳迎兒也太厲害了吧。
“這個……你哪裡弄來的。”
“嘻嘻,右相大人的書房鑰匙,我偷配了一把。”
無言中,有這個小奸細在,以後大周朝對自己還有什麼秘密可言。
本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加油吧!( )
4…31 三笑留情
大周天佑二十一年春天,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每三年一次的會試大考,還有一件是禍患已久的太湖水匪被招安。~~~~
朝廷以科舉取士,不拘一格用人才,不論出身顯貴還是貧寒,只要文章寫得好,就有出將入相的機會,何況這回的主考官是右相柳松坡擔任,柳松坡是出了名的公正廉明,所以貧寒舉子們無不歡欣鼓舞,信心滿滿,那些指望著遞條子,偷考題的傢伙卻愁眉苦臉,叫苦不迭。
會試之後名單出爐,三榜之上多是有真才實學之人,觀榜的舉子們評頭論足,議論紛紛,幾家歡樂幾家愁,不過比起以往榜之時,含冤抱怨的人卻是少了許多。''
春闈之後是殿試,最終拔得頭籌金榜題名的狀元郎是松江書生楊峰,聖上御賜了袍服,欽點了翰林,跨馬遊街,誇官三日,狀元郎身披紅袍,胸前十字披紅,頭戴紗帽,腳下粉底官靴,腰間束著玉帶,騎著大白馬精神抖擻在京城大街小巷中游蕩,走到哪裡都有百姓圍觀,風光無限。
雖然尚未授實職,但翰林老爺也有資格配部屬,帶了黑紅帽子的官差挺胸腆肚,在狀元郎鞍前馬後跟隨,一個個驕傲的二五八萬,要知道狀元可不比尋常進士,那是天子門生,前途無量的很,就說上回恩科的孟狀元吧,也是從翰林做起的,後來做了陝西御史行臺的監察御史,代天巡守,查辦了陝甘總督溫彥的貪贓舞弊案,震驚了大周官場,聽說孟御史就要調回京城,更上一層樓呢。。
楊峰是寒門出身,自幼苦讀詩書,終於魚躍龍門,他的文章,連主考官柳相公都說好,金殿之上皇帝親自考校之時,楊峰更是對答如流,一篇論西北時局的策論令滿朝文武刮目相看,聖上讚譽有加,金口玉言欽點了他的天字第一名,這樣的殊榮,天下能有幾個人,想必楊狀元的前途比孟狀元還要遠大。。
部屬們敲著銅鑼,吆喝著,護著狀元郎遊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百姓們也都喜歡這個調調,三年一遇的殿試三甲跨馬誇官是京城的保留節目,基本相當於狂歡節性質,狀元郎所到之處,人滿為患,尤其是大姑娘小媳婦們,爭先上前一睹狀元風采,人生得意如斯,死而無憾。
狀元郎騎著大白馬,走在三山街上,大路兩邊人山人海,楊峰四下拱手致意,嘴都笑麻了,忽然在茫茫人海中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嬌俏可人的容顏,樸素合身的布裙棉襖,兩隻烏亮的眸子一閃一閃的,這不是莫愁湖畔遇到的那位智鬥惡少的小姑娘麼。''
柳迎兒今天跑到麵館來盤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