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恨,做出了一些洩憤的舉動。並沒有鬧出多大的事兒。可是九弟妹卻是橫插一手,反而是庇護了東昌移民,打壓因為愛國而出手的老百姓。她還調集了五百人馬,把那些東昌移民開的大的商鋪甚至他們的屋舍都護了起來。九弟妹,你分得清內外麼?還有,九弟妹連兩個小兒子都照顧不過來託母后帶回京,自己帶著長子留在這裡想離九弟近些,這個我能理解。可這外頭的事,似乎不該是你該管的。”
皇帝看一眼顧琰,“琰兒,你怎麼說?”
顧琰方才一直靜靜的聽楚王說,他說完了也沒有急著要給自己辯解。只是在皇帝詢問之後才開口道:“父皇,七哥說了兒臣兩點。第一,分不清內外;第二,管了不該管的事兒。兒臣先說第一條,內外。如今東昌和天朝是開戰了沒錯。可是東昌的王權如今是被東方槿那賊子篡奪的。他這個自封的新王天朝是不認的。所以兒臣認為,事情興許還有轉圜的餘地。如果東昌王權重新回到熱愛和平、與天朝交好的王族手中,這場戰事是有可能平息的。如果此時我們放任百姓對東昌移民的店鋪、屋舍打砸搶的強盜行徑,到時候又該如何給對方一個交代呢?”
顧琰說到這裡,瞥了一眼楚王,看他要說什麼的樣子便打算等著他說。
皇帝道:“繼續說你的就是了。”
楚王訥訥閉嘴,不過一時他也想不出什麼有力的話來駁斥顧琰。
顧琰繼續說道:“至於七哥方才說那些人是出於愛國,兒臣不敢苟同。真要愛國,應當投軍保家衛國去。而不是對東昌移民進行搶劫。那些東昌移民,雖然不是天朝人,但他們為天朝的繁榮是做出了貢獻的。兩國交兵,不該傷及平民。這才是我天朝上國該有的氣度。”
楚王這會兒找到話了,於是道:“父皇,請容兒臣問九弟妹一句。”
“問吧。”
楚王轉向顧琰,“不是九弟臨走的時候千叮萬囑要防著東昌移民鬧事兒麼?怎麼九弟妹此時態度大改啊?”
“是要防著他們鬧事,因為幾十年下來,東昌移民的數量著實不小。但是,這不代表要先下手為強啊。只要他們遵紀守法,又繳納賦稅,朝廷就該保障他們的平安才是。而且,一旦風氣真的形成,七哥能夠保證參與打砸搶的人能夠剎得住車在降所有東昌移民搶劫後就作罷?人性貪婪,一旦被縱容了只會愈演愈烈。接下來他們會繼續搶劫,不勞而獲當然比苦苦勞作好得多。沒有東昌人了,他們就會開始找理由搶劫洛陽的大戶。這樣一來,洛陽的治安豈不是要亂套?”
楚王道:“危言聳聽!”
皇帝眼底略過一抹失望。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是不假。可這老七跟了老三那麼多年,怎麼就沒點長進啊?倒是琰兒,見識的確是不讓鬚眉男兒啊。
“難道真的要等到事態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來後悔?七哥手裡有三千人馬不假,可是洛陽的百姓有多少你知道麼?從第一期打砸搶事件到今天,參與的人是越來越多。局面真的盡在你掌控中麼?這便是兒臣今日半道遇上這件事,不得不請了父皇旨意如此行事的緣由。”顧琰頓了頓又道:“至於七哥說兒臣管了不該管的事兒,兒臣也想問一句,明明有七哥在,怎麼就讓事態發展到逼得我一個婦人不得不出頭來管的地步?”
“你——”楚王沒想到顧琰反倒質問起他來,怒火騰地一下就燃了起來。一時將拳頭捏得咯咯咯作響。
顧琰毫不退讓,你還敢打我不成?父皇還在跟前呢。就是父皇不在,我也不會怕了你。顧琰知道自己打不過楚王,可是隻是自保,她覺得仗著道門玄妙身法還是不難辦到的。
皇帝倒是很能理解顧琰最後一句質問中包含的悲憤,看到楚王這個態度,他勃然大怒,指著楚王的鼻子問道:“當著朕,你想做甚?”
劉方在一旁忙道:“皇上息怒,國師說了您不能情緒過於激動的。”說著上前扶皇帝坐下,顧琰見狀忙倒了一杯茶水遞上。
楚王不得不低頭,“父皇息怒,兒臣不該捏拳頭。”
皇帝眼底的失望溢於言表,看來老七還是隻適合在你老三身邊做點無干大局的事就好。只是,總不能把洛陽的事兒都交給琰兒管就是了。少不得自己當不得甩手掌櫃,要多操點心了。唉——
恰在此時,小太監又來稟報,貴妃求見。
貴妃自然是聽到風聲趕來的,她之前不知道發生了這麼多事,鬧出來了才知道。暗道一聲不好,老七這次怕是捅簍子了。這件事他實在是沒有處理好。如果他先來見自己,自己怎麼都要勸他去向皇帝認錯,就說一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