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全球經濟放緩,遭遇金融危機之年,“口紅效應”再次驗證,電影等文化娛樂產業“逆勢上揚”,全球電影產業飄紅。
風行的這一佈局,再次表現出林風對於傳媒和文化領域的雄心。
第三百七十一章 金山與雷布斯
經過這些年不斷的投資、收購,時間來到2009年時,林風旗下的風行系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
無論是業務佈局、管理團隊、內部人才梯隊培養、外圍星羅密佈的關聯公司……,風行集團都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業務生態閉環,成為以社交、互動娛樂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巨頭公司。
可以說,林風現在即使不主動去做戰略佈局,風行集團現有的管理團隊隨著公司各項業務的發展,內在的驅動力也會推著這個龐然大物像前世的“bat”那樣,制霸國內網際網路行業。
林風只需要在適當的時間點,給與方向上的指引就ok了。
相反,酷風科技雖然此時可以說蓬勃興旺,繁花似錦,但實際上根基卻依然比較薄弱。
歸根結底,酷風的發展時間太短了!
而且,團隊人員來自四面八方,雖然堪稱業界豪華團隊,但還沒有形成真正內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畢竟像周光平、楊超等人都來自外企,長期的職業生涯導致他們已經習慣了以職業經理人的心態做事,而李一男傲氣十足,除了林風,其他人都不看在眼裡。
說白了,現在的酷風團隊,是在林風的威望下凝聚在一起的。
卻沒有真正的形成創業團隊那種,榮辱與共、全身心投入的激情。
這主要是因為,這些人其實並沒有參與到android和xphone從無到有的創業階段。
要知道那個階段是從幾年前起就開始,由王浩和andy在矽谷的風行研究院中完成的……
酷風的團隊一上手就幾乎是接手的完成品,更多的是在做系統的最佳化、做產品營銷、做供應鏈和生產。說白了,團隊的創業心態不足。
林風還需要找一個,願意將酷風這個專案作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去竭盡全力做到完美的人!
這個人要有激情、願意全身心投入;要有威望,能夠壓服現有的團隊;要有執行能力,可以將林風的戰略意圖實現……
而符合這些條件的,林風腦海中立即浮現出一個人來雷布斯!
…………
“雷布斯”這個戲稱,是前世時雷軍釋出小米時,因為模仿喬布斯的iphone釋出會,甚至穿著和喬布斯一樣的黑色t恤和藍色牛仔褲後,被網友冠以的別號。
當然,雷軍自己本人也非常崇拜喬布斯的完美主義和對產品的極致要求。
但在林風看來,雷軍其實是一個庫克(蘋果ceo)式的人物。
在前世,2011年喬布斯去世後,蘋果進入了庫克時代,他或許不是喬布斯那樣的天才,但絕對是一個合格的守江山的人才。
在庫克的帶領下,之後的6年裡,蘋果的股價翻了近2番,從53。74美元到了166。34美元,市值超過8000億美元,現金儲備超過2500億美元,富可敵國!
雖然其糟糕的產品創新能力為人所詬病,但誰也不得不承認,庫克出色的供應鏈管理和運營執行力,令蘋果在喬布斯之後,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之一。
而雷軍,其實最出色的,也是運營執行力“中關村勞模”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
雷軍少年成名,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一批天才程式設計師和業界大佬之一。
1992年,雷軍23歲,進入金山軟體工作。金山是雷軍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最長的一份工作。1998年,雷軍29歲,擔任金山公司總經理。2007年,金山上市,雷軍也不過38歲。
要知道在雷軍輝煌的時候,已經是大佬級人物時,馬雲、馬化騰才剛剛創業,都曾找雷軍融資,結果被他拒絕了……
雷軍的勤奮是圈內知名的。
在金山時期,雷軍就是中關村有名的勞模,經常在凌晨兩三點,雷軍的司機還在金山樓下等他。在金山,雷軍的勤奮掩蓋了自己其他方面的光芒。他事必躬親,一個戰役接著一個戰役地往前衝,從金山詞霸到防毒軟體到 wps。
金山在 2003 年被微軟打得暈頭轉向時,開始進入網路遊戲,當時雷軍白天工作,晚上通宵玩遊戲,親自測試產品質量。
外界看到的是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