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初這個香港電影金像獎,只是《電影雙週刊》自己舉辦的一個類似年終嘉年華的活動。也就是說,一開始這個所謂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影響力有限得很,畢竟這只是一個刊物自己舉辦地一個評比活動,而且還不是以票房為主要評比標準,所以對於注重商業化地香港電影來說。當時最有權威。或者說大家最看重的,還是電影票房排行榜,而不是這個所謂名字聽起來很大,其實影響卻一般的香港電影金像獎。
不過,《電影雙週刊》對這個活動不叫“金馬獎”、“金雞獎”之類的名稱,而是學奧斯卡一樣取名金像獎這個行為就可以看出,《電影雙週刊》對這個活動一開始是抱著很大的雄心的,是真的想打造一個香港的權威評比機構。
事實上也地確如此。儘管一開始在1982年的第一屆評比影響力只是一般。但透過舉辦這次活動,並且與電臺互動。基本上還是取得了很不錯地效果。起碼讓電影雙週刊地名頭更加響亮了,銷量也跟著增加了不少。畢竟舉辦了這個活動,很多讀者對這個刊物的權威性已經是比較認同了。
於是在1983年,雙週刊再接再厲,繼續舉辦第二屆,並且跟電視臺合作,把金像獎的頒獎典禮在電視臺轉播。這樣一來,隨著電視的轉播,這個電影金像獎的影響力就迅速擴大。不但電視臺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收視率。這個節目的權威性,也開始深入人心。
但不管怎麼樣。這個香港電影金像獎這時候還只是雙週刊一個單純的評比活動,沒有像後來九三年一樣成立專門的有限公司,形成一個專業地評比團體,所以影響力地確是有限得很,但八十年代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十年,所以隨著香港電影地蓬勃發展,這個電影金像獎的影響力,在舉辦了四期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