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能逼著李治去做任何他不願意的事情,毫無疑問那是他深思熟慮以後的自我意志體現。在遺言當中,李治任命裴炎為顧命大臣總攬朝政,這個是沒有懸念的。遍觀如今的大唐朝廷,也只有裴炎有這樣的能力與聲望做這個一言九鼎的顧命大臣。
但是薛紹一直都清楚李治有個心結,那就是他自己吃過顧命大臣的苦,他對大臣並非完全的信任。他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李顯繼位之後,也成為一個傀儡皇帝——更何況李顯還是一個這樣無能的窩囊玩藝,李治一點也不相信他能像他老爸當年那樣鬥得過權傾朝野的顧命大臣。
於是李治做出了另一手重要的人事安排——天后佐政。
這個“佐”字可就用得頗有心思了。如果說是“代為執政”或者“臨朝稱制”,那武則天可以名正言順的把皇帝扔到偏殿裡坐著,自己仍像高宗末年那樣代為行使最高權力,再不濟來個垂簾聽政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李治偏偏只說“佐政”,那就意味著武則天只能從旁“輔佐”,就像是一個高參或是智囊那樣的給皇帝出謀劃策,而不是直接走到朝堂上面去決斷是非、下達命令。
至於“駙馬掌兵”,薛紹心想李治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新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