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弗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外,宮中的貴人、相國佩綠綬,三採,綠紫紺,淳綠圭,長二丈一尺,二百四十首。公、侯、將軍者佩紫綬,二採,紫白,淳紫圭,長丈七尺,八十首。公主封君服紫綬。另外再往下的官員還有青綬、黑綬、黃綬等各不相同的綬。
馮異所佩的就是那長長七尺,二採紫白的紫綬無疑。
她上前一步,且看面前這匣子裡,一旁赫然放著一條黑綬,三採,青赤紺,淳青圭,長丈六尺,八十首;另一旁,則放著一枚鼻組銅印,形似人鼻,窄面環狀,有兩孔貫穿,可系綬之用。這便是幽州牧的印綬了。
“這可是幽州印綬,燕王真願交付於我?”
煙兒愕然,沒想到彭寵竟然真的會把印綬交給自己,她一時之間有些錯愕,於是又問道。
印綬交出手,以後事務都不在掌控之中,那麼這個所謂的燕王,豈不就是徒有虛名?
只見彭寵低眼一看手中的木匣子,隨即又自嘲的笑了,那笑容裡似乎有著一絲苦澀,一絲無奈,和一絲悲涼。
“呵呵,昔日我本不過是漁陽太守,卻是安守本分,恪盡職守,對於高官厚祿之事從來不敢問津。後來有幸於鞍馬陛下左右,亦是不敢敷衍塞責,豈料他厚此薄彼,我自憤懣難平。”說到這裡,彭寵悠然嘆了口氣,接著說道:“燕王之位,我本無心,何況我於青鳥有言在先,自當不會食言於此。”
彭寵說罷,不由分說的就把木匣子遞到煙兒懷中,然後轉身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抱著懷裡冷冰冰的木匣子,煙兒望著彭寵離去的身影,竟然對他的心情也感同身受起來。
原來,他並不是真的想要造反。他只是為自己受到的不公感到難過,他只是渴望能以這樣的方式讓劉秀反思。哪怕他永遠坐在那個太守的位置上固步自封,哪怕他永遠不能平步青雲,又有什麼可惋惜的呢?
可悲的是,當你明明比別人做的更多,卻像空氣一樣被人忽略了,什麼也不能得到。這個中辛酸,又有幾人能知?
寧受天下人鄙薄,不作曲項之飛鵝。這,大概就是彭寵反叛的初衷吧。
那個身影消失在轉角處,良久她才回過神來。
她合上了木匣子,釋懷的笑了。不論如何,這幽州的印綬,總算到了她的手中,也不失為美事一樁。只是總覺得這東西拿在手裡,頓時就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將她籠罩。
這是否意味著,從今往後,她將要肩負起振興家族的使命?
彭寵計程車兵駐守在城牆內外,薊城也漸漸的熱鬧了起來,有些百姓又回到了這裡,繼續著他們平淡的生活。
棄城逃去的朱浮狼狽不堪的躲在樹林之中,此時正倚著大樹大口的喘著氣。身後計程車兵也都歪歪扭扭的倒在地上,席地而睡。
深秋的天氣已經很涼了,樹林中霧氣重重,水汽瀰漫。想著自己的悲慘遭遇,朱浮只能仰天而嘆,思量再三,他決定給劉秀上書一封,言明現狀。
“大人,我們現在何去何從啊?”
一侍從壯著膽子上前問道。
聽著侍從纏鬥的聲音,朱浮不禁苦笑了,心想現在自己都是喪家之犬了,還有什麼可怕的?
不過現在應該去哪裡,確實是個問題,總不能帶著這些殘兵回到洛陽去丟人現眼吧?
想了又想,他終於說道:“暫且先去雍奴安身罷。”
在霧氣濃重的樹林裡,朱浮盤腿而坐,將竹簡鋪在腿上,給劉秀寫了一段長長的奏摺。
他凝眉抿唇,一筆一劃的將自己的心中所想寫了下來。
奏摺中寫道:昔楚、宋列國,俱為諸侯,莊王以宋執其使,遂有投袂之師。魏公子顧朋友之要,觸冒強秦之鋒。夫楚、魏非有分職匡正之大義也,莊王但為爭強而發忿,公子以一言而立信耳。
今彭寵反叛,張豐逆節,以為陛下必棄捐它事,以時滅之,既歷時月,寂寞無音。從圍城而不救,放逆虜而不討,臣誠惑之。昔高祖聖武,天下既定,猶身自征伐,未嘗寧居。陛下雖興大業,海內未集,而獨逸豫,不顧北垂,百姓遑遑,無所繫心。
然今秋稼已熟,復為漁陽所掠。張豐狂悖,奸黨日增,連年拒守,吏士疲勞,甲冑生蟣蝨,弓弩不得施,上下焦心,相望救護,仰希陛下生活之恩。
他一番誠惶誠恐之言,將竹簡寫的滿滿當當,終於寫完之後方才出了口氣,頓覺輕鬆。
“夫君,林中地涼,你還是快些起來吧,莫要受了涼氣。”
一婦人忽然上前,拉著朱浮的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