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大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咳…當然還是要先吃透了裡面的技術才行。如果單單因為材料好就毀了‘機甲之始’,那林沐估計要後悔的直接爆炸了。
其實說它是機甲也不完全正確,因為林沐根本找不到駕駛艙的位置,硬要說它是什麼的話,機器人應該更合適一些,而且是隻剩下‘骨架’的機器人。
這部機械只剩下主體,外面的護甲、驅動裝置等等都消失不見,留下一個個空缺的位置,看起來簡簡單單。但,這也正是整部機械的精髓所在。
而這也是林沐最需要的。
後世的他雖然在工廠工作,對動力裝甲的製造技術熟的不能再熟,但這都是最大眾的產品,是作為普及的存在,這讓林沐根本接觸不到什麼高技術含量的東西。
而眼前的這部機械卻補足了林沐所缺失的部分。
後世為何研製動力裝甲?還不是為了增幅戰力?而一般的動力裝甲根本無法匹配高階武力,這也是為何後世那些大能花費鉅額資源打造專屬機甲的原因。
而隨著林沐不斷的變強,他也會面對這個問題,但若沒有製造技術也是空談。但這部殘破的機械卻帶來了希望,不說吃透其中的技術,單單能複製就絕對能提升幾個檔次。
幾十年的工作也讓林沐成為了半個技術大能,此時他便沉迷在技術的解析之上,什麼挖掘遺蹟,分解合金之類的,都已被他放在了一邊。
“這個支撐結構為什麼這樣設計呢?”
“恩?這裡安裝的是驅動裝置?”
“動力源原本裝在這裡麼?”
……
沉浸其中的林沐不斷丟擲各種疑問,時而眉頭緊皺時而驚歎連連。這部殘破的機械看似簡簡單單的結構,其中卻包含著很多匪夷所思的設計,讓林沐大開眼界。
此時他已無法用大腦憑空想象,開始拿著紙筆不斷的寫寫畫畫,不知不覺中便已堆疊出厚厚的一堆。而本就殘破的機械不斷被林沐拆解成一個個零件,又重新組裝回去。
這個過程中林沐也不斷製造著相同部件,在實際操作中慢慢解析其中的精髓。當肚子傳來飢餓感的時候,林沐才停下手裡的動作,整部機械所有的部件他都已熟記於心,此時便一邊吃著東西一邊翻看著自己記錄的資料。
這部機械的零部件與現今的設計思路有很大的區別,就比如連線部件,它是由很多不規則形狀的合金塊嵌合而成,不僅靈活而且異常穩固。
怎麼說呢?這些設計讓林沐有一種在拆解不知名生物骨骼的感覺,同時,仿生這個詞也出現在林沐的腦海裡,讓他從另一個角度去考慮問題。
“如果這樣的話…”
林沐低聲呢喃著,同時腦海裡也在整合著後世的大量經驗。顯而易見,盔甲和動力裝甲的主要區別就在於是否擁有獨立的行動能力。
盔甲能夠行走戰鬥是靠穿著的人來提供,而動力裝甲卻依靠自己,只是需要人來駕駛而已。那麼動力裝甲就必須擁有自己的動力系統平衡系統等等。
而各個系統的各個佈局位置就顯得尤為重要,稍有瑕疵可能就會造成戰鬥時刻失控導致喪命的下場。後世的動力裝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也有了一套完善的設計,但仍有很多的不足和瑕疵。
而這部機械卻給林沐一種完美的感覺,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猶如一個整體,沒有絲毫破綻。進一步講,面對它似乎面對的是一個人,一個經過億萬年進化經過優勝略汰所產生的生物。
而這種感覺的出現讓林沐產生了很多奇思妙想,為他帶來一個新的思路一扇新的大門。林沐相信,仿生的應用絕對能帶來技術上的大革新。
當然,林沐思路上的仿生絕對不是後世那種模擬人型獸型那麼簡單,儘管現在還沒有成熟的想法,但起碼他有了一個方向,一個結合他自身能力的研究方向。
林沐將自己的想法穩固於腦海,將思緒收了回來。目標雖然明確,但還有很多路要走,不經一步步研究驗證,此時多想也是無用。
將封閉結構內的空氣成分從新調整,林沐便先放下了機械的解析,開始遺蹟挖掘的任務。而所謂的挖掘其實就是不斷的分解再分解,因為遺蹟裡留存下來的東西太少太少了。
一時間林沐進入了迴圈狀態,分解合金而原力耗盡時就修煉恢復,渴了餓了休息時就研究機械,在苦與樂之間享受著充實的地下生活。
而在林沐忙碌時,袁翔所帶領的部隊也早就遠離了基地,雖然漫天飛雪,但行進的速度倒也不慢,他們此時剛剛穿過一座山林,打算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