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擦屁股紙都從良臣嘴裡嘣出來了,此時此刻,他,看著十分十分的真誠。
良臣的內心,其實也很真誠。
順人的心思說話,肯定無往不利,但他並不是一昧的想要拍萬曆的馬屁,以求飛黃騰達。而是事實上,他對萬曆真的蠻欣賞的。
至少,萬曆在時,他的政策再怎麼被外朝質疑謾罵,大明安安然然。三大徵不僅有效的維護國家統一,更重創了日本,使得此後三百年日本再也不敢西望中國。而在萬曆期間,商品經濟高度發展,人文思想也是百花齊放,說是盛世絕不為過。
這麼一個皇帝,怎麼能是昏君呢?
無疑,除了“怠政”外,萬曆時期最讓人痛心的就是薩爾滸,然而即便是薩爾滸,這場發生在遼東的戰役也沒能使明朝大傷元氣。
對薩爾滸,良臣前世時看過很多書籍,大多都說明軍戰略部署失誤。不過,他卻認為這場戰役的部署並沒有錯。
將大軍分成四路,看著是容易被對手各個擊破,然而萬曆三大徵的幾次重要戰役,明軍都是採取多路進攻,合圍敵軍的戰略。攻打建州叛軍,更是必須如此,原因很簡單,明軍是以火器和步軍為主,機動力不及以騎兵為主的建州軍隊。
如果只以一路大軍出擊,在遼東廣袤大地上,可以說未戰先敗了。發現了努爾哈赤主力,兩軍交戰,打勝了得不到殲滅性的勝利,無法擴大戰果。打敗了,則是全域性崩潰。
如果連敵人都發現不了,那這場戰場更是註定以失敗結局。畢竟,供應十萬大軍的後勤糧道是極度漫長並且危機四伏的。
如果明軍只以一路進軍,良臣敢肯定,努爾哈赤絕不會喊出“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口號,他的對應方針應該是“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的游擊戰術,從而將明軍活活拖垮。
從戰役總體部署上看,多路出擊可以有效限制努爾哈赤部的機動力,同時限制建州兵馬的活動區域,並迫使其分兵。事實上,努爾哈赤在戰役過程當中也是被迫分兵,處於極度危險的境地。
明軍之敗,敗在情報和內奸上。更準確的說,是敗在了一舉一動都在建州人的眼皮子底下。
得知薩爾滸戰敗後,已經病重的萬曆並沒有被嚇著,而是果斷任用因為一棍子打死生員而被罷官的熊廷弼擔任遼東經略。
熊廷弼出關之後,迅速振作軍隊士氣,修遼陽、瀋陽,構築堅固防線,努爾哈赤打了幾次都無所獲,只能灰頭土臉回去。薩爾滸戰役後後金的優勢蕩然無存,戰爭主動權始終控制在明軍手中。
熊廷弼朝中人緣十分不好,大量言官彈劾他,可這些彈劾的奏疏卻被萬曆一律留中不發。由此說明,萬曆非常清楚遼東的戰略態勢。
可惜,當年,他死了。
如果他沒死,歷史必然要被改寫。
偽清的康麻子六萬大軍被蒙古準噶爾全殲,整個大西北糜爛,人人都說他是明君。
那個無能的“十全老人”打個幾萬人的大小金川,死傷十數萬,依舊被稱為明君。
萬曆,這個真正的明君,怎麼就成了昏君呢!
縱觀萬曆一生,雖然稍有缺陷,但瑕不掩玉,他當得起明君這一稱呼。
良臣覺得有些諷刺,也許萬曆被稱為昏君而不是明君的原因,可能是他這個皇帝真的太好,太善良,太能容忍臣子們,太給官員們言論自由,這才使得他成了昏君。
就萬曆朝的這些科道言官員,如果放在偽清那個所謂盛世,殺頭是輕的,滅族才是正常的。
死人,是不會罵皇帝是昏君的。
原先,良臣只想安安靜靜的等二叔發跡,在這十年當中自己也努力一下,助推一下二叔,從沒有想過會有萬曆接觸。
現在,萬曆卻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這使得他的思想有所改觀。
他的話,可以說是恭維,也可以說是肺腑之言,但絕無謊言,更無欺騙。
………
鄭貴妃是平民出身,當然知道擦屁股紙是什麼,她笑了起來,小傢伙的用詞好粗糙。
萬曆一時沒意識到什麼意思,當鄭貴妃低聲與他說了後,他也笑了起來。
很輕鬆的笑,萬曆也是人,從他出生以來,所有人和他說話都是那麼正經,那麼刻板,哪怕是鄭貴妃能給他與眾不同的愉悅和輕鬆,但終不會如魏良臣一般說的那麼白。
沒有錢,日子就會很難過。
很簡單的一句話,卻是真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