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禇英同志,人民對你寄予厚望,大致就是小千歲此時的心聲了。
他從來沒有如此時這般,一心一意為一個人好過。
他是打心裡眼裡對禇英好。
狼有情,就看妾有意了。
“你到底想和我說什麼?”
禇英只是性格高傲孤僻,但不是頭腦愚蠢之人,他看出眼面前的魏良臣似真有事想與他說,而非如他所宣稱的那般只想與其一起品書。
“大貝勒千萬別誤會,實是我對這《三國演義》自幼便通讀,於此書頗是有些見解,今日得見大貝勒也好此書,故而一時情熱,想與大貝勒討論一二。”良臣不想給禇英留下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印象,哪怕事實上他乾的就是這買賣。
禇英真不想和這漢人崽子讀什麼書,他搖了搖頭,目露不屑道:“你們漢人的書,有什麼值得我和你說的。”
“那大貝勒讀這書做什麼?”良臣露出詫異之色,反問了一句。
“我…”
禇英一時語塞,手中的《三國演義》扔也不是,不扔也不是。他當然不可能告訴魏良臣,他買此書來看的真實原因。更不可能告訴對方,他的阿瑪對《三國演義》可是手不釋卷的。
“大貝勒也不必說什麼氣話,說三國道三國,讀三國品三國,在我們漢人那,這本《三國演義》可是婦孺皆知,人手一本的…讀了此書可有莫大好處,上能治國,下能安邦,比之聖人經典都要強上一籌呢…大貝勒真能讀懂此書,他日成就必不在龍虎將軍之下。”
良臣張口就來,反正禇英也不知道。順當口也是拍了拍禇英的馬屁。至於禇英瞧不起《三國演義》是故意如此還是真如此,他是管不著了。反正小千歲知道黑臉老漢可是靠著一本《三國演義》打天下的,而被他搞掉的洪太主更是靠此書和明朝分庭而立。
《三國演義》這本書對於建州的辮子們還真是誘惑力十足,對於鬼子們也具有神奇的功效。此書成書於元末明初,在明代廣為流傳,但一直是作為小說流傳,而將這本書直接同歷史掛鉤,推崇至極,以致後人一提三國總想到這本書的就是辮子們了。
奴爾哈赤就是這本奇書的第一個推崇者,在他的影響下,洪太主更是《三國演義》的忠實粉絲,在世時曾命學士達海將《三國演義》翻譯成滿文分給各旗王公大臣,命他們都學習此書。至此,《三國演義》成了後金軍事集團的正式軍事典籍,也是唯一一部。
良臣承認《三國演義》是本好書,一本好的小說,所以他想不通辮子們怎麼把一本小說奉為兵典了。
從語言學角度出發,他得出的結論是因為漢話並非辮子們的母語,他們當中通曉漢話的畢竟只是少部分,所以對漢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理解肯定有難度,諸如真正的漢家兵書《孫子兵法》之類對於他們來說太過晦澀,很難理解。
而《三國演義》就不同了,這本小說的文字接近於白話文,故事性很強,再加上書裡還有插圖,看起來簡單易懂,因而對於漢化程度不高的辮子們而言,那簡直就是如看年畫,或翻小人書般的好東西。
不過辮子們還是有些廉恥的,他們在機緣巧合之下入主中原,坐穩江山之後,從投降的漢人官員那裡知道了《三國演義》不是什麼兵法大典,更不是什麼正經歷史,而完全是一本由漢人讀書人編出來的小說後,他們滿州民族的自尊心就開始作祟了。
誰他孃的願意承認自己是被一本小說引領下走向新時代,走向春天的?
將心比心,良臣前世那些看網文的讀者,大概也不願承認自己某些人生觀、歷史觀是被一幫操蛋的網路寫手給糾正,給帶偏了的吧?當然,這些作者不包括良臣前世的筆名骨日天。骨日天,也就是良臣,是出了名的有良心(不包括更新)
拿本小說當兵法研究,還指定為整個軍隊的唯一軍事典籍,大會講諸葛,小會講劉備,課餘講孟德,怎麼想都是件丟人的事。
因而到了偽雍正朝時,這位堅定向天下宣佈自己絕非是中國之君的酋長,正式下詔命各地從今以後要將小說和正史區別對待,翰林院的那些書呆子們也要立即修正典史,把從前的丟人作為好好塗抹一下。
結果沒過多久,一個官員上書建議朝廷選拔人才的時候一定要慎重,為此引用了諸葛亮誤用馬謖的典故。這事可把雍正氣的,立即將這官員治了罪,罪名就是“不引正史”。可嘆這位非中國之君的酋長卻不知道,諸葛亮用馬謖這事在正史《三國志》裡是有記載的。
這就是不讀書,不知史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