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六百六十四章赤誠的西北漢子
……
“老李,這個布魯斯·郭是個美國人,你說他能聽我們的嗎?”唐忠凡憂心忡忡的朝身邊的同伴問道。
“總要試一試!我們這些人為了羅布泊專案努力了四年,期間投入了多少精力?不能就這麼任由它無限期的拖延下去。”李浩態度堅定道。
“浩子說的沒錯。當年彭老為了在羅布泊找到鉀鹽,把自己的生命都留在那,到現在屍體都未找到。我們這些後輩應該繼承他的遺志,解決華夏鉀鹽70%依靠進口的窘境!”帶著眼睛的劉傳福亦堅定道。
在三人小聲聊天的時候,門外傳來了由遠及近的腳步聲。時間不長,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人出現在他們眼前。
儘管早就從各種渠道聽說了布魯斯·郭這個世界級富豪只有24歲的事實。但等真正看到對方比自己兒子大不了幾歲的樣子,這些在羅布泊酷熱、乾燥的環境中,被曬的面板黝黑的中年漢子臉上同時露出了驚訝之色。
簡單的打量了一下面前三位像農民更多過知識分子的男人後,郭守雲上前一步主動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你們好,我就是布魯斯·郭!”
“你好,郭先生。我叫李浩,是羅布泊鉀鹽研究院的負責人。他們是唐忠凡和劉傳福,是研究院的副院長,負責硫酸鉀生產工藝的研究。”
郭守雲把張磊介紹給他們,眾人依次握手後,分賓主落座。
“聽說三位是從羅布泊直接趕過來的,不知道找我有什麼事?”
“郭先生,我是做研究的,不太會說話。如果待會說了什麼讓您不高興的,請您不要介意。”李浩道。
“對於像三位這樣奔赴在一線的科研人員我向來比較尊重,所以李先生大可以放心。有什麼話,請儘管說。”
“那就好。”李浩組織了一下語言後,“郭先生,華夏是是一個嚴重缺乏鉀鹽的國家。全球鉀資源儲量約為170億噸,中國鉀資源總量目前只有4.75億噸,僅佔世界的2.6%。加鹽資源對外依存度高達70%。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著名生物化學家15次到新~疆考察,3次進入羅布泊,甚至犧牲在那。現如今,羅布泊鉀鹽終於找到了,而且儲量高達2億噸,純度超過51%,工業儲量佔華夏鉀鹽總儲量的63%。”
說到這裡,李浩臉上露出了激動之色。
“雖然羅布泊鉀鹽前景良好,蘊含著上千億的利潤。但它遠離人煙,距最近的城市哈密有300多公里;而且淡水奇缺,僅有少量的鹹水和微鹹水;沒有道路、沒有電、沒有任何通訊設施。面對這樣的困難,很多國營公司都望而卻步。但德隆的唐萬欣先生,卻投入上億華夏幣進行開發。並在三年內解決了道路和缺水問題,解決了勘探、環評、專案報批、工業小試、中試和投產等工作,公司攻破了全世界尚未解決的鉀鹽生產因缺水而導致的技術難關和鹽田建設的技術難題,擁有了核心技術,擁有多項智慧財產權發明。”
“儘管因為資金問題,原本計劃年底前完成的20萬噸硫酸鉀生產,現在只完成了3.8萬噸。但我們卻根據羅布泊獨特的滷水組成,以及當地的缺水條件,自行研發了硫酸鉀的生產工藝,產品純度達到97%以上,鉀離子總回收率達到50%,耗水量不到7噸淡水。只需要後續的資金投入可以跟上,企業就能夠源源不斷的盈利。”
“所以,我希望郭先生能夠重視我們羅布泊鉀鹽,及時投入資金,完成20萬噸鉀鹽生產專案。千萬不要讓我們羅布泊鉀鹽研究院37名研究人員,以及573名工人四年的心血白白浪費!”
郭守雲從李浩的眼神中看到了濃濃的赤誠之色。毫無疑問,他個他的同事都是把事業看做生命,真正有大胸懷的知識分子!這也是從華夏最艱苦的年代走過來的科研人員最普通的特徵。
這是一群為國為民的人!
“李先生,請放心。關於羅布泊鉀鹽,我們已經決定先投資3.58億華夏幣,完成20萬噸鉀鹽專案所需的所有設施。然後在明年繼續投資26億華夏幣。並在2006年年底形成每年120噸硫酸鉀生產能力。然後視資源開採情況,在2010年完成二期開發,把羅布泊鉀鹽年生產能力增加到220萬噸。完成德隆的原定開發計劃。”
“真的?”李浩激動道。
“當然!”郭守雲肯定的點了點頭,“我想你們既然能找到我,就應該對我有一些瞭解。開發羅布泊鉀鹽的資金,我想我還是不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