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三催促,所以勞請劉主任代為轉告:縣裡的“綠色論壇”暨招商節就要開幕了,非常盼望領導能夠撥冗歸來。
劉一江說:“告訴你們書記,秘書長最近比較忙,不去了。”
“是不是再想想辦法?”
“你知道秘書長處理什麼工作吧?”
“知道知道。”
“他的事情很多,走不開。”劉一江說,“就這樣跟沈書記說。”
“好的。好的。”
事情就此了結,彼此都是在走程式。方霖電話裡很懇切,提到“撥冗歸來”,好像是等著範平回鄉省親一般。劉一江明白他只是在表示禮節,縣裡頭頭清楚範平不會去,但是當初範平給過兩個“再說吧”,這就不能不最後落實一下,得到一個口頭確認,同時再利用機會表示一下他們的盛情。如果他們還認為可以爭取,那就不是方霖打電話,該是沈剛文再次潛入省政府辦公大樓來了。
劉一江替範平擋了駕,事後還是應當報告一下。不料範平聽了後卻沒有表示認可,他不吭不聲,表情異常。劉一江不禁有些發悶。
“這個,我是想,”他說,“去了不好。”
範平說話了。他說那地方冬天是很冷的,但是再冷的天小溪上都會有一層霧氣,輕輕地往上飄,從來沒有斷過。霧氣是熱的,像一鍋熱包子開啟蒸籠蓋一般。小溪怎麼會變成蒸籠呢?因為有一股溫泉流進去。冬天裡別的地方河水冰涼,那條溪流很暖和,女人們擠在岸邊洗衣服。溪裡的魚因此長得特別好。別的地方沒有的魚,那裡有,可能因為水溫比較高。
“一晃離開三十多年了。”他感嘆。
劉一江說以後找機會專門去看看吧。這個“綠色論壇”沒必要去,畢竟只是一個縣裡搞的,規格小了。還有些具體情況。
劉一江講得比較委婉。對範平來說,類似活動的重要性確實不大。但是關鍵不在規格,在其出場的特殊意味。範平在省政府十數個副秘書長裡比較特別,因為他對應省長工作,省長相關事務均由他處理。當年省長還是副職時範平就跟隨他,直到現在,配合工作多年,頗受省長信任重用,因此很為省內各地官員注意。全省有百來個縣區,各地組織的活動很多,只要範平在哪裡露面,人們就會做廣泛聯想,因此他有必要多加註意。沈剛文那個縣是範平下鄉待過的地方,通常情況下,該縣的節慶活動,哪怕沒有太大的重要性,範平抽空參加一下,表示關心支援,或者給點實質性幫助都屬人之常情,並無不當。問題是眼下那個縣不太好去,因為攪出了一些事情。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綠色2(3)
事發於半年多前,那一帶下了場大雨,鬧了災,倒房死人,引起了注意。有一份農業部門提供的材料分析災害原因,點到短時間集中降雨的天災因素,也提到了當地工業開發造成山區植被破壞嚴重,導致水土流失等人為問題。這份材料被範平注意到了。同期那一塊區域數個縣不同程度都碰到洪災,沈剛文那裡的損失並不是最大的,範平卻最為注意,因為該地跟他有舊,他一直十分留心。
他把材料轉給沈剛文,還在上邊批了幾個字,追問情況究竟如何。沈剛文反應非常迅速,收到材料的第二天,他就專程跑到省城,親自給範平打電話,約定時間,到辦公室彙報情況。
他說農業部門災情材料把事情說大了。災後報告,免不了誇大一點災情,以期得到更多的救災補助,這是常情。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現象哪裡都有,哪怕挖條水溝都會弄出一片黃土,所以他不敢說他們沒有一點水土流失問題。那是假話。但是情況絕對不是材料寫的那樣。對環境問題他們歷來非常重視。
“範副秘書長一再交代,哪敢不注意。”
“真的嗎?”
這個人準備很充分,所謂口說無憑,眼見為實,他不只拿嘴說,還用眼睛講,他給範平帶來數十張照片,是一批攝影作品。不久前他們縣搞了一次攝影大賽,請了省裡十幾位攝影家到縣裡採風,拍了一批風光照,搞了一次展覽,他從中挑出一大摞,敬請範秘書長審閱。照片都很漂亮,有山有水,山上林木茂密,水流平和清澈,滿目青翠,絕對綠色。
範平翻來覆去,看其中一張照片。
“河口橋?”他問。
沈剛文說是河口橋。老橋。
當年有一回,範平曾獨自撐著一個竹筏子,筏上載著一口大鐵鍋,順流而下到山外鎮子,途經這座河口橋。那是雨季,河水暴漲,人得趴在筏子上才能鑽過橋洞。過橋時天已經快黑了,水聲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