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僚。
龐統心裡很清楚,劉備之所以不帶諸葛亮去江東,主要目的是為了給他一個獨掌大權的機會,建立威望,而自己就沒有這種機會,這讓龐統心中又是嫉妒,又是不滿。
他一路不斷提醒劉備,諸葛亮經驗不足,若襄陽軍隊大舉南攻,諸葛亮恐怕擔不起反擊重任,希望劉備能改變主意,轉命關羽為主將,對他不斷的‘善意’提醒,劉備也只是一笑了之。
“這次江東之行,我們名為拜壽,實際上是要爭取江東的支援,和江東建立一種同盟關係,進則共榮,敗則同損,第一步便是要讓江東承認琦公子為荊州牧。”
劉備緩緩和龐統商量著此行的目的,這已是第二次商談了,龐統早已胸有成竹,他沉吟一下道:“這次孫權邀我們前往東吳,很大程度上是張昭派系力爭,他們很明顯是想利用劉景升病逝的機會,謀取荊州利益,頗有一點遠交近攻的意味,我感覺江東是想和我們共同對付劉璟,那麼長沙郡就是首當其衝。”
劉備卻搖了搖頭道:“孔明可不是這樣認為。”
劉備張口孔明,閉口諸葛,讓龐統深為嫉恨,他今天剛提出一個建議,便被劉備因為孔明意見不同而否決了,使龐統心中大恨,但他又不敢表露出來,只得乾笑一聲問道:“那孔明是怎麼認為?”
“孔明認為,那只是張昭的想法,未必是孫權的意思,我們其實就只是孫權的一顆棋子,被孫權用來對付劉璟,孫權還是想和劉璟結盟,但他想獲得更大利益,所以把我們請去東吳,對我們而言,要利用這次機會,千方百計阻撓孫權和劉璟的結盟,只要劉璟和孫權談判破裂,那我們的機會就來了,所以這次東吳之行,訊息靈通是第一要務。”
龐統啞口無言,半晌轉開話題笑道:“聽說皇叔和張昭有舊,這是真的嗎?”
劉備點點頭笑道:“早在徐州時我們便認識了,確實有交情,陶州牧病逝,還是我去請張子布給陶州牧寫墓誌,這次張子布支援江陵,或許有那麼一點念舊的緣故,不過關鍵還是利益,荊州三分,讓江東看到其中的利益。”
龐統沉默片刻道:“屬下有點擔心江東會對皇叔不利,我們此行有點冒險了。”
劉備呵呵一笑,“我劉備名望天下,孫權豈會害我?士元多慮了。”
“雖說如此,也應帶一員武藝高強之將,其實我覺得子龍不錯,皇叔為何不肯帶他?”
提到趙雲,劉備的臉立刻沉了下來,不久前他聽說劉璟派人去武陵探望趙雲,送給他一封信和一些襄陽土產,趙雲竟然欣然收下。
而且看完了信就立刻燒掉,信中究竟是什麼內容,就這麼見不得人?更讓劉備惱火之事,是趙雲居然還回信給了劉璟,寫滿了兩頁信紙。
他以為身在偏僻武陵,自己就不知情嗎?如果趙雲問心無愧,為何不把信交給自己過目?
儘管龐統和諸葛亮也多次勸自己重用趙雲,人才難得,但他們不知道趙雲和劉璟有著非同尋常的關係。
而他劉備很清楚,這麼多年來,趙雲始終不肯斷掉和劉璟的情義,劉備早就對趙雲失望之極。
龐統雖然也知道趙雲和劉璟交情不錯,但他不知道細節,不過此時他見劉備臉色陰沉下來,便不敢再多問趙雲之事。
這時,一名士兵跑來稟報:“啟稟皇叔,前方來一艘江東大船,船上人要見皇叔!”
劉備心中微怔,他起身快步來到船頭,船隊已停下,只見對面一艘大船上站著一名三十餘歲的文士,身材高大,頭戴高冠,身著白色儒袍,在船頭顯得風度翩翩,他抱拳微微笑道:“在下諸葛瑾,奉吳侯之命前來迎接皇叔!”
。。。。。。。。東吳,吳王宮,張昭步履匆匆,穿過一條長廊,向吳侯孫權的書房走去,張昭年約五十餘歲,鬚髮已半白,他長得身材高大,相貌清奇,衣著峨冠儒袍,頗有幾分仙風道骨之感。
張昭是徐州名士,躲避戰亂逃到江東,被孫策啟用,在孫權繼位中又有擁立之功,深得孫權器重。
張昭出任江東長史,主管政務,實際上就是行丞相之職,是江東公認的第二號人物,也是江東北派領袖。
在這次荊州內亂中,張昭主張支援江陵劉琦,一方面是他認為曹操數年之內難以南下,應趁機統一南方。
另一方面劉琦嬴弱,可以利用他為傀儡而吞併荊州,至於劉備的故人之誼,在張昭心中,早已被江東的利益所取代。
孫權書房內,孫權也正在和周瑜、程晉商量軍隊事務,周瑜在荊州三家中主張支援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