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蔡瑁有難言苦衷,但他此舉就等於是拋棄了家族,作為普通族人,或許還有解釋的餘地,但蔡瑁畢竟是家主,肩負家族重任。
蔡瑁的離去在蔡氏家族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原本對蔡瑁不滿的族人紛紛藉此來攻擊蔡瑁,要求追究蔡瑁拋棄家族之責,更換家主。
支援蔡瑁的族人則自覺理虧,不敢出言維護,此長彼消,使反對蔡瑁的聲音一lang高過一lang,最終使蔡訓迫不得已,只得召開了家族長老會。
和所有家族一樣,蔡家也有長老會,由五名蔡家長輩組成,代表蔡氏家族的五個分支,一但他們在家廟中聚集,便形成了家族最高權力的長老會。
蔡氏家廟是一座獨立建築,位於蔡里正中,蔡氏家族各個分支便圍繞著家廟,此刻在家廟主堂內,五名年邁的老者坐成一圈,商議家族對策,除了蔡訓之外,其餘四人中有三人是同輩老人,而唯一的長輩名叫蔡源,是蔡訓的七叔父,年已八旬,在眾人中輩分和年紀都是最大。
“劉璟攻佔了襄陽,他必然會報復蔡家,現在蔡家大禍臨頭,大家說說該怎麼辦吧!”
說話之人正是年紀最大的蔡源,他是蔡中祖父,住在蔡家竹松堂,所以他這一支又叫松竹堂支,是蔡氏五支中的小支,但蔡源依仗自己輩分最高,在長老會中儼然自封為領導人。
蔡訓坐在一旁一言不發,他的父親便是蔡瑁祖父,都屬於嫡支松正堂,幾十年來,蔡氏家主從來都是由松正堂出任,上屆家主是蔡瑁父親蔡諷,蔡諷因在京城為官,無暇顧及家族,便將家主之職傳給了時任襄陽郡丞的兄弟蔡訓。
十年前,蔡訓又把家主之位傳給了蔡瑁,如果蔡瑁無法擔任,那也應該是由松正堂的其他子弟繼任,還輪不到松竹堂開口。
蔡訓暗暗冷笑不已,他想再看看其他家族各支的態度,當然,他也不想和蔡源爭吵起來,那畢竟是他長輩。
這時,另一支松梅堂的長老蔡訴笑道:“七叔也不必太過於擔心,劉璟不是無智之人,他若要坐穩襄陽,最後還是要和蔡家合作。”
蔡源的目的卻是為了取代家主,他是想讓自己的長孫蔡瓚取代蔡瑁,蔡瓚曾任房陵郡丞,在荊州頗有資歷,不亞於蔡琰,蔡源便想借這次機會打破松正堂的壟斷。
他哼了一聲道:“現在族人都要求更換家主,我也認為德珪不辭而去,對家族不負責任,確實不宜再為家主,我也建議更換家主,而且我建議這次不一定非要松本堂來繼任。”
說完,他又看了一眼蔡訓,“賢侄,你認為呢?”
堂內一片寂靜,大家都明白蔡源的意思,但族規上寫得清清楚楚,罷免現任家主,若前任家主尚在,那就由前任家主自然接任。也就是說,罷免了蔡瑁,那就由前任家主蔡訓自然來接任家主之職,若他不肯擔任,再由他來指定新家主人選。”
蔡訓笑了笑道:“既然七叔認為德珪不宜再為家主,那我們就表決一下,不行就換掉,至於誰來接任家主,我覺得還是應該以族規來決定。”
其他三名長老紛紛贊成蔡訓之言,要求按照族規辦事,誰都不傻,松本堂來擔任家主,至少不會侵害其他各堂利益,但如果讓松竹堂來擔任家主,他必然會大肆擴張自己的利益,而本堂的壁壘他不敢碰,他們便會侵害到其他三堂的利益。
蔡源見眾人皆不支援自己,不由臉色鐵青,半晌說不出一句話。
就在這時,一名蔡氏子弟匆匆走進內堂,對蔡訓附耳低語幾句,蔡訓一驚,連忙子弟道:“你先讓二叔接待,我馬上就來。”
“文縉,發生了什麼事,說出來讓大家聽聽。”蔡源極為不滿道。
蔡訓站起身笑眯眯行一禮,“很抱歉,州牧特來拜訪我,我必須立刻趕去。”
眾人都驚呼一聲,而蔡源的臉色刷地慘白,他知道恐怕有些不妙了,若有劉璟支援,他的松竹堂不會有任何機會。
。。。。。。。。劉璟已被蔡琰請進貴客堂,蔡琰心中也頗為擔心,儘管劉璟在兩個月前曾經拜訪過蔡家,但蔡家並沒有能阻止蔡瑁獻襄陽投降曹操,劉璟會不會新帳老帳一起算?如果是那樣,蔡家可就大禍臨頭了。
但劉璟的到來又讓蔡琰稍稍鬆一口氣,只要肯來訪,那就說明事態還有緩和的餘地,蔡琰命人上了茶,兩人寒暄幾句,蔡琰笑問道:“我上次推薦給州牧的李嚴,州牧感覺此人如何?”
劉璟一愣,李嚴來了嗎?自己怎麼不知,他連忙問道:“李嚴去了哪裡?是幾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