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西線日軍三道並不嚴密的防線,相繼收復淮縣、合肥、定遠、嘉山,並經全椒、滁縣向**、浦口一線高速穿插。
林總這一手聲東擊西搞的相當精彩,可謂是神來之筆。即便是楊震這個中國大規模裝甲兵叢集突擊運用第一人,也認為這一戰林總打的相當精彩。這場戰役打到這裡,楊震認為只要林總在後續進攻上,不出現什麼太大的失誤,這一戰基本上已經贏定了。
而以林總的為人和能力,出現這種低階失誤的機率,幾乎是微乎其微。尤其是在林總手中可動用的兵力,遠遠超過當年自己的情況之下。這一戰打到這個程度,只要某一方面不插手,可以說已無任何的懸念。
儘管為裝甲部隊在東線攻擊作戰之中,一天一個獨立坦克團的損失,楊震心疼的有些直抽抽。但他也知道在那種水網地帶,在工兵部隊不見得能夠及時跟上的情況之下,這種損失幾乎可以說必然的。
再加上日軍部署的大量反坦克炮,要想保持快速突擊速度,就必然要有承受巨大損失的心裡準備。而且以楊震的眼光看來,只要能圍殲江淮地帶佔據了整個中國派遣軍,一半的日軍重兵集團,這個損失還是可以承受的。
至於林總在江淮戰役打的如此出彩,重慶方面怎麼想,楊震即沒有精力去關心,也不想去關心。林總在西線投入的坦克數量,即便是重慶在皖西的兩個戰區想要插手,恐怕也沒有這個膽子。至於在江南有什麼動作,那麼對於此次江淮戰役來說,反倒是一件好事。
事實上重慶方面也不是不想,趁這個機會向東收復失地。但林總突然投入到西線的大量裝甲部隊,讓其向皖東地區伸出的觸角又快速的縮了回去。重慶在大別山區的五戰區,明顯不想去碰這款硬骨頭。
尤其是五戰區部隊,以桂係為主的情況之下。那位生怕自己嫡系去碰這種裝甲叢集,受到太大損失的小諸葛,嚴令五戰區不得向皖東戰場調派一兵一卒。只是命令西北軍最後一支餘脈的三十三集團軍,出動一個軍收復了六安、霍山以應付差事。
陳翰章指揮的裝甲突擊叢集,顯示出來的威懾力,膽寒的可不單單是日本人。重慶方面在江北縮回了伸出的觸角,但是在江南卻調動了新組建的幾個全美械,專門用來反攻的方面軍,對南昌至九江一線發起了攻擊。同時其所屬的六、九兩個戰區,也在湖北境內動作頻頻。兵力直指武漢外圍,並湖北境內平漢鐵路沿線。
自江淮戰役打響,到重慶方面出擊浙贛線,整個大江南北是打的亂成一團。與本土的直接聯絡被切斷的中國派遣軍,此刻是焦頭爛額。尤其是江北的戰局,讓中國派遣軍連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也遲遲無法堵住兩個巨大的缺口。
東線像是一部巨大的吞噬血肉機器一般,將中國派遣軍的兵力成建制的吞噬進去。而在西線的坦克叢集,像是一把尖刀一樣,插到了中國派遣軍在江淮防線的後腰上。**、浦口是什麼地方,那裡與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所在地南京只隔著一道長江。
浦口要是丟了,敵人的炮彈能直接打到南京城內。江淮戰局如此快的糜爛,讓中國派遣軍只能不斷的從江南抽調兵力去填進去。但在兩線作戰的情況之下,中國派遣軍依舊感覺到難以支撐。
與本土之間陸海空聯絡,此時已經完全中斷的中國派遣軍,除了不斷向大本營求援之外,只能將希望寄託到南方軍駐越南的部隊身上。只是儘管南方軍已經佔領廣西中越邊境,但南方軍與派遣軍主力之間的聯絡,卻是始終未能打通,除了海路之外再無其他的聯絡手段。
而海路大規模的運輸,無論是南方軍還是中國派遣軍都湊不出來足夠的船隻。而且此時曾經對日本海陸軍來說,曾經猶如自家海域的中國沿海,已經變得異常的危險。美國人的潛艇、飛機,中國人的飛機讓這片曾經平靜的海域,基本上已經變成了一個死亡地帶。
而盟軍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發動的攻勢,也讓南方軍這個時候很難抽調兵力增援中國派遣軍。南太平洋上倒是有為數不少的部隊,僅僅拉包爾島上的南方軍所屬第八方面軍,就有十餘萬大軍分佈在索羅門群島。
可只能坐困島嶼上的這些日軍,就連吃飯都得自力更生,那裡還有辦法增援中國派遣軍?那位被搞出精神病的前十七軍司令官,都無法送回本土修養,那裡還能一下子撤出這麼多的兵力?要是這些兵力能撤出來,大本營早就將他們撤出來,部署到其他方向去了。
面對著中國派遣局的窘迫局面,束手無策的大本營除了不斷打氣之外,根本就無法提供任何的支援。好在七年時間積攢下來,再加